2022学年第一学期社会组八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试题研究

标签:
备课 |
分类: 社会组活动记录 |
历史学科试题研究
“立德树人”是历史学科的根本任务和育人功能。本次考试的试卷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试题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历史学科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通过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家国情怀。通过这次试题,从导向上就是要引导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深化教学改革,落实新课标精神,本次试题体现突出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这样的考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试题材料的选择和情景设置,注重加强对学生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等方面的考查。
例如,非选择题的第17题材料三,红岩精神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红岩精神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神之一。巨大人格力量、浩然革命正气。红岩精神中的“浩然革命正气”,其核心是指共产党人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坚持真理,坚守正义,敢于斗争,勇于牺牲,表现出崇高的革命气节。请结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或你所了解的一例史事加以说明。(4
分)此题就考查了历史教师在平常教育学生时理念信念、爱国主义的方面的教育情况。
(1)
例如17材料的材料二。
(图片为中考历史截图 )问题是:材料二所示的三位历史人物, 生活在中华民族遭遇外来侵略的历史时期。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体现其图中所示豪言壮语的一例事迹。(3分)本题就是考查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品质。通过考试检 学生爱国主义方面的叙述历史基本史实的能力。这种题型很开放。
第二,试题突出历史学科能力考查。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中考命题改革的要求,注意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初中历史学科能力考查(初中11个能力,包括7个基础能力,4个高阶能力)。试题重点突出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解读史料并能够运用史料来实证和解释历史,根据历史事实进行历史叙述等基础能力。
例如选择题的第1题。实物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实物遗存(图片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骨耜)可以证明当时已经出现的是(原始农业)。A原始农业B青铜业C纺织业D冶铁业
此题就考查了学生解读史料能力。此题就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只需要学生分析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骨耜,就可得出是原始的农业。其它三个就不符合题意。例如选择题第5题,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
C.1895 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 4.5亿两
此题就考查了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历史解释是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只要学生平常弄清楚了什么是历史解释这个概念后,完成这种题目是轻而易举之事,这种题目远比记忆性知识有意义。
例如选择题第8题下面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粮食总产量变化表(部分)。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进行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此题目就考查了学生分析能力。通过分析这个表格数据的变化得出我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后,在农村实行改革,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类似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的选择题目还比较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