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鳌江四中西塘校区2022学年第一学期科学组八年级第一轮集体备课

(2022-10-19 08:39:40)
标签:

备课

分类: 科学组活动记录

2.1  大气层(集体备课初稿)

备课

类型

新授课

设计教师

温从跑等八年级备课组老师

上课

课题

2.1      大气层

课时

1

教材

学情

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阐述了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大气的分层,重点介绍对流层,探索对流的形成过程。地球的周围包围着一层的大气,大气对地球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大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哪些自然现象说明大气的存在?从常见的天气现象入手,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能发现事物的本质。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越高的地方大气的温度越低,教科书展示了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揭示了大气温度在不同高度范围的变化规律。读懂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是学生学好本课的关键。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能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

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在图像中得出相关信息的能力。 

 通过讨论交流增强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

养成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习惯。

 形成进一步想了解大气,保护大气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能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难点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对流管、铁架台、烧杯、酒精灯、火柴、高锰酸钾、燃香等

预设

流程

一、揭题引入

闻:中央气象台10月18日10时继续发布台风预报:多媒体展示2010年13号台风“鲇鱼”图片 

提出问题:1月球上也有台风这样的天气现象吗?为什么? 

台风、云、雨、雪等现象在发生,我们人在呼吸,飞机在空中飞行,它们都与什么有关? 总结:是的,这些都与大气有关,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保护伞”——大气层。

二、自主探究

活动一:大气的重要性 

提出问题:1、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还有哪些现象与大气有关的呢?

讨论:我们说大气是地球的保护伞,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 

是的,大气对我们人类来说的确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平常我们所说的空气也就是大气,它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的高

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大气显得很薄,如果我们把地球比作橙子的话,那么,大气就像橙子的皮那样,然而,它对地球而言却非常重要。它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

提出问题:2、大家知道空气的成分是什么?(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举例:氧气是生物呼吸作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水蒸气能成云致雨。)

活动二:大气的温度

 在大气层中,不同的高度,气温的分布和变化是不同的。

  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__________之间。

  2)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情况如下表:

高度/km

012

1255

5585

85以上

温度变化

 

 

 

 

活动三:大气的分层

1、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物质的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层序

高度

气温分布特点

该大气层的作用

暖层和外层

中间层顶以外

 

 

中间层

自平流层顶到85km

 

 

平流层

自对流层顶到55km

 

 

对流层

017km(赤道地区)

 

 

活动四:对流层的分布

   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________,到赤道则增大到  ________

2、阅读49页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1) 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的一端,如2-3所示。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空气受热时,是否也会和对流管中的水一样呢?_____________

(2) 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把一只大号烧杯或其他玻璃器皿倒扣在桌面上,线香置于中间,如图2-4所示。线香的烟 ____________

(3) 根据上面两个活动,你能得出水和空气的对流运动规律吗?如果能,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鳌江四中西塘校区2022学年第一学期科学组八年级第一轮集体备课
 

 

 

 


                                   

 

                                                                   

归纳总结:对流层的特点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平均每上升100m,气温 降低约0.6

有强烈的______。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有利于___________,该    层因对流运动显著而得名。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四、巩固提升:

1、大气分布层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大气层中随着高度上升气温逐渐下降的是________层和______层。

2、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______________,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没有大气层,则下列现象中在地球上仍然存在的是(   

A、狂风暴雨  B、雷电交加 C、火山喷发 D、碧海蓝天

4、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的(   

A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B1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C2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D2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5、在85千米以上,大气温度的变化是呈(  

A.迅速上升的趋势       B. 逐渐下降的趋势

C. 逐渐上升的趋势      D. 平稳的趋势

6、地球大气分层的依据是(    )

A. 大气的厚度       B. 大气的质量

C. 大气的物质组成   D. 大气的温度、密度等

7、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高层大气

8、、下列有关大气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越低   B、大气的最高气温不会超过500   

C、海拔越低,气温越低       D、温度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9、、下列哪种说法正确的是(   

A、在对流层内温度高  

B、在对流层内,气温上面高、下面低

C、在对流层内,气温上面低、下面高   

D、对流层内湿度不均

10、天宫一号穿越大气层时,他首先经过的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11、提倡使用绿色冰箱(指使用无氟制冷剂的冰箱)来保护臭氧层的目的是(  

A、防止地球变暖  B、避免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 

C、减小电器中二氧化碳浓度   D、减少大气层中的尘埃

四、回顾总结

本节课整体板书,进行课堂小结。

作业

设计

作业本:《大气层》

板书

设计

            2.1        

1、大气的重要性:保护地球、提供资源

2、大气的温度:

1)大气的温度垂直分布图

2)大气的温度垂直分布规律

3、大气的分层:

1)分层依据

2)五层的层序、高度、特点

4、对流层

1)厚度、物质、特点

2)探究对流形成的原因

3)对流与天气现象的关系

 

 

2.1  大气层(集体备课终稿)

备课

类型

新授课

设计教师

温从跑等八年级备课组老师

上课

课题

2.1      大气层

课时

1

教材

学情

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阐述了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大气的分层,重点介绍对流层,探索对流的形成过程。地球的周围包围着一层的大气,大气对地球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大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哪些自然现象说明大气的存在?从常见的天气现象入手,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能发现事物的本质。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越高的地方大气的温度越低,教科书展示了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揭示了大气温度在不同高度范围的变化规律。读懂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是学生学好本课的关键。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能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

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在图像中得出相关信息的能力。 

 通过讨论交流增强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

养成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习惯。

 形成进一步想了解大气,保护大气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能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难点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对流管、铁架台、烧杯、酒精灯、火柴、高锰酸钾、燃香等

预设

流程

一、揭题引入

闻:中央气象台10月18日10时继续发布台风预报:多媒体展示2010年13号台风“鲇鱼”图片 

提出问题:1月球上也有台风这样的天气现象吗?为什么? 

台风、云、雨、雪等现象在发生,我们人在呼吸,飞机在空中飞行,它们都与什么有关? 总结:是的,这些都与大气有关,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保护伞”——大气层。

二、自主探究

活动一:大气的重要性 

提出问题:1、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还有哪些现象与大气有关的呢?

讨论:我们说大气是地球的保护伞,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 

是的,大气对我们人类来说的确非常重要。

图片展示地球的外衣”——大气层。

讲述:虽然与地球的半径相比,大气层仅1000km,显得很薄,但大气层像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

对比之前学过的月球表面的环境特点,说说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

根据学生回答的答案总结归纳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

有天气变化(风、霜、雨、雪等)

听到声音

避免陨石的侵袭

昼夜温差较小

氢气球能升空

天空的背景为美丽的蓝色

有臭氧层保护,地面生物不受太阳紫外线伤害

人和动物能呼吸空气生存

 

可见,它对地球而言却非常重要。它像一件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

提出问题:2、大家知道空气的成分是什么?(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举例:氧气是生物呼吸作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水蒸气能成云致雨。)

活动二:大气的温度

 在大气层中,不同的高度,气温的分布和变化是不同的。

  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__________之间。

  2)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情况如下表:

高度/km

012

1255

5585

85以上

温度变化

 

 

 

 

活动三:大气的分层

1、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物质的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层序

高度

气温分布特点

该大气层的作用

暖层和外层

中间层顶以外

 

 

中间层

自平流层顶到85km

 

 

平流层

自对流层顶到55km

 

 

对流层

017km(赤道地区)

 

 

活动四:对流层的分布

   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________,到赤道则增大到  ________

2、阅读49页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1) 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的一端,如2-3所示。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空气受热时,是否也会和对流管中的水一样呢?_____________

(2) 点燃一段线香,横插在橡皮泥上,把一只大号烧杯或其他玻璃器皿倒扣在桌面上,线香置于中间,如图2-4所示。线香的烟 ____________

(3) 根据上面两个活动,你能得出水和空气的对流运动规律吗?如果能,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鳌江四中西塘校区2022学年第一学期科学组八年级第一轮集体备课
 

 

 

 


                                   

 

                                                                   

归纳总结:对流层的特点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平均每上升100m,气温 降低约0.6

有强烈的______。对流层气温下面高、上面低,有利于___________,该    层因对流运动显著而得名。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四、巩固提升:

1、大气分布层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大气层中随着高度上升气温逐渐下降的是________层和______层。

2、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______________,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没有大气层,则下列现象中在地球上仍然存在的是(   

A、狂风暴雨  B、雷电交加 C、火山喷发 D、碧海蓝天

4、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的(   

A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B1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C2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D2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5、在85千米以上,大气温度的变化是呈(  

A.迅速上升的趋势       B. 逐渐下降的趋势

C. 逐渐上升的趋势      D. 平稳的趋势

6、地球大气分层的依据是(    )

A. 大气的厚度       B. 大气的质量

C. 大气的物质组成   D. 大气的温度、密度等

7、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高层大气

8、、下列有关大气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越低   B、大气的最高气温不会超过500   

C、海拔越低,气温越低       D、温度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9、、下列哪种说法正确的是(   

A、在对流层内温度高  

B、在对流层内,气温上面高、下面低

C、在对流层内,气温上面低、下面高   

D、对流层内湿度不均

10、天宫一号穿越大气层时,他首先经过的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11、提倡使用绿色冰箱(指使用无氟制冷剂的冰箱)来保护臭氧层的目的是(  

A、防止地球变暖  B、避免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 

C、减小电器中二氧化碳浓度   D、减少大气层中的尘埃

四、回顾总结

本节课整体板书,进行课堂小结。

作业

设计

作业本:《大气层》

板书

设计

            2.1        

1、大气的重要性:保护地球、提供资源

2、大气的温度:

1)大气的温度垂直分布图

2)大气的温度垂直分布规律

3、大气的分层:

1)分层依据

2)五层的层序、高度、特点

4、对流层

1)厚度、物质、特点

2)探究对流形成的原因

3)对流与天气现象的关系

 

 鳌江四中西塘校区2022学年第一学期科学组八年级第一轮集体备课


鳌江四中西塘校区2022学年第一学期科学组八年级第一轮集体备课

鳌江四中西塘校区2022学年第一学期科学组八年级第一轮集体备课

鳌江四中西塘校区2022学年第一学期科学组八年级第一轮集体备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