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江四中西塘校区202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九年级第一轮集体备课

分类: 语文组活动记录 |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备课
(单元概说与第一课时主备:池昌泛
单元概说
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与诗歌教学相适应,主要是欣赏诗歌作品,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诵活动、诗歌写作,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魅力,获得审美的熏陶。所以,本单元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重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鉴赏诗歌,组织朗诵活动。本单元的“活动任务单”共安排了三个任务,分别是学习鉴赏、诗歌朗诵和尝试创作。
学习鉴赏中所选诗歌或大气磅礴,表现胸中豪情(如《沁园春·雪》);或感情真挚浓烈,思念之情喷涌而出(如《周总理,你在哪里》);或感情深沉,表达爱国之情(如《我爱这土地》);或执着咏叹,抒发家国之思(如《乡愁》);或情真意切,讴歌爱的真谛(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或细腻描摹,展现生命的力量(如《我看》)。这些诗歌建议学生独立阅读,自主欣赏,反复涵泳品味诗歌情感,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歌朗诵是本单元的第二个任务,也是活动性最强的任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做好朗诵比赛前的准备工作,使朗诵活动丰富多彩且富有时效。尝试创作既是前两个任务的结合与落实,也具有成果展示的功能。名著导读部分从诗歌的表现形式、语言、意象、情感等方面指导如何阅读《艾青诗选》。
学习这个单元,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欣赏的方式进行自由朗诵,开展朗诵比赛。朗诵时,要注意重音、停连、节奏等,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律。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一个对象,写一首小诗,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句式和节奏的变化、意象的合理选择、语言的锤炼等。
教学任务安排:
内容 |
课时 |
教学要点 |
任务一 学习鉴赏 |
3 |
1.学生自主欣赏诗歌作品,教师点拨朗诵技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2.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3.把握诗作的感情基调,揣摩诗人情感的发展脉络,能够在朗诵时通过重音、停连、节奏等传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4.学习诗歌借景或借物表达情志的写法,尝试小诗创作。 5.学习并掌握如何阅读整本现代诗集。 |
任务二 诗歌朗诵 |
1 |
|
任务三 尝试创作 |
2 |
|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
2 |
任务一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本单元诗歌,了解诗人生平和写作背景。
2.找出并分析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感受诗人情感。
3.反复诵读,揣摩吟咏技巧,感受诗歌的美。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
1.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分享阅读感受。
2.采用诵读的方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课时准备】
1.独立阅读每首诗,初步理解诗意。
2.结合课文旁批,联系作者和写作背景,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一首好诗,相当于聆听一首美妙的歌曲;读一首好诗,相当于欣赏一幅悦目的图画;读一首好诗,相当于与一位艺术家促膝交谈。
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一起走进诗歌的世界,体悟诗歌的美之所在。
二、初读,分享阅读感受
(二)分享初读感受
1.以“说”分享初读感受
师:九上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想必课前大家已阅读过这五首诗歌,下面就请大家先来说说自己从这几首诗歌中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格式:从
预设:
从《沁园春·雪》这首词,我看到了北国壮丽的雪景,感受到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和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当代英雄的赞美。
从《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词,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借助“高山”“大地”“森林”“大海”等形象,感受到了周总理为人民、为革命至死不懈的伟大形象,思念之情喷涌而出。
从《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我看到了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只鸟,我通过这只鸟所看到的情景,感受到了诗人对土地(祖国)的热爱。
从《乡愁》这首诗,我感受到了诗人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
从《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我看到了四月天的美景,感受到了诗人营造出的四月天的美好意境。
从《我看》这首诗,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读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以“读”分享初读感受
师:大家对这几首诗歌都有了初步的感受,在这些感受中,有对诗歌内容的感知,也有对诗歌画面的描绘,还有对诗歌情感的归纳总结。要想把诗歌读好,一定要将情惑带入作品中。那么怎样将情感通过朗诵展现出来呢?那就需要在朗读诗歌的时候,注意重音、停连、节奏、语气、语调的处理。
现在,我们试着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将自己最有感受的诗(词)句朗诵出来,并说说这样朗读的原因。
(1)示范朗读: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我将这二句词中的“欲”“试”二字重读,是因为这样可以体现“山”“原”想要和天比高的雄心壮志,读的时候还要将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豪迈的气势读出来。
(2)读法指导:
ppt出示:
诗歌诵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停顿要恰当;
节奏要缓急适当;
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注意重读的词语:
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运用学过的具体朗读方法,进一步加强指导,希望有助于体悟诗歌的美,特增加以下环节)
(3)观看《沁园春·雪》名家朗诵视频,依示例,对《沁园春·雪》其他部分进行朗读标注。ppt出示:
[小贴士]朗读符号:
(1)重音:重读(“.”)、尾音拖长(“一”);
(2) 停连:短停顿(“/”)、长停顿(“//”)、连读(“”);
(3) 语调:升调(“”)、调降(“”)、渐强(“<")、渐弱(“>”) (平调不用标),韵脚(“”);
(4) 节奏和感情基调用文字说明。
示例: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节奏及感情基调:本节诗整齐中有变化,又押“ao”韵,声音洪亮,使得节奏高昂热烈,传递出一种奔放豪壮的情感基调。
(4)观察朗诵者的吐字、神情、举止,依照朗读标注,尝试朗诵《沁园春·雪》。
(5)自主诵读:
学生结合诗歌朗诵的要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自主朗读。
(6)朗读分享。
师:现在,请几位同学参照下列格式,将自己最有感触的诗(词)句朗诵出来,并说说这样朗读的原因。
课件出示:
格式;
预设:
生1:“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完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我这样读是因为我在这一节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欢快,所以读的时候除了要注意节奏的把握,还要注意语气的轻快愉悦,要表现出这种欢快,语调就要上扬,语速可以稍微快一些。
生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这样读是因为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对土地(祖国)深沉的爱,所以读的时候重音一定要读出来,语词要低沉,语速一定要慢,这样才能将作者的情感展现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阅读感受,可使学生迅速进入诗歌阅读的情境,并对这五首诗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掌掘诗歌朗读的要点,初步感受诗歌情感,将自己的阅读体验融入诗作中去朗诵。
附:新诗朗诵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
评价标准 |
星级评价 |
得星情况 |
语言表达 |
1.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语言流畅; 2.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节奏韵律、语气语调; |
做到一点得3颗星; 做到两点得5颗星; |
|
情感表现 |
1.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2.能准确地表达诗歌的情感 |
做到一点得3颗星; 做到两点得5颗星; |
|
精神风貌 |
1.体态大方,得体; 2.表情动作能恰到好处地表现诗歌情感内涵; |
做到一点得3颗星; 做到两点得5颗星; |
|
创意表现 |
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配乐、配舞、配图等适当; |
做到一点得3颗星; 做到两点得5颗星; |
|
三、再读,把握感情基调
1.自由品读,分析情感基调
(1)自由品读,感受情感基调
师:要读懂诗歌,把握一首诗(词)的感情基调是必不可少的,你们认为课文这六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分别是怎样的呢?
预设:
诗歌 |
感情基调 |
《沁园春·雪》 |
大气磅礴,感情奔放 |
《周总理,你在哪里》 |
形象伟大,感情深沉 |
《我爱这土地》 |
忧郁悲愤,感情深沉 |
《乡愁》 |
愁绪满怀,感情深沉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欢快喜悦,感情热烈 |
《我看》 |
憧憬热爱,感情愉悦 |
(2)深入研读,分析情感基调。
师:刚才我们整体感知了一下这几首诗歌的感情基调,那么这几首诗歌的感情基调主要是通过哪些意象或形式表现出来的?请用下面的格式汇报。
课件出示:
格式:我从
预设:
我从《沁园春·雪》一词中的“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四句中读出了作者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可以看出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雄壮的、大气磅礴的。
我从《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中的一问一答的方式,借助“高山”“大地”“森林”“大海”等形象,感情真挚浓烈,表现了周总理为人民、为革命至死不懈的伟大形象,思念之情喷涌而出;感情基调是深沉、悲痛的。
我从《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的“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一句中读出了作者的悲愤。可以看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忧郁悲愤的;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两句中读出了作者对土地深沉的爱,可以看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也是深沉、悲痛的。
我从《乡愁》一诗中每节都反复出现的“乡愁”这一词语中读出了作者的愁绪,可以看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忧愁的。
我从《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诗中的“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中读出了作者的喜悦,可以看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欢快喜悦的。
我从《我看》一诗中的“春风”“青草”这些意象中读出了生命的新绿,从“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哦生命的飞奔”中读出了作者对生命、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可以看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愉悦的。
2.反复诵读,读准情感基调
师:请大家找出诗歌中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句子,将我们刚才所分析的诗歌的感情基词带入进去,再次诵读,并说说该如何将这种感情基调读出来。
预设:
《沁园春·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读这几句要将雄壮的气势读出来,语气一定要铿锵有力。
《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对土地(祖国)深沉的爱,所以读的时候,语调要低沉,语速一定要慢,将作者那份沉痛之情读出来。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几句饱含着作者的温柔和爱,读的时候语气要舒锾轻柔。
【设计意图】感情基调是指作品所表达的基本的情感取向,或者说情感态度。感情基调或悲哀,或欢快,或忧愁,或喜悦,或寂寞,或热烈,或深沉,或奔放,或闲适。或昂扬进取……故设计了感受、分析、诵读三个环节,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韵律、内容等,可以让学生快速地把掘作品的感情基调,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四、布置作业
1.查找资科,了解意象和意境的相关知识。
2.找出意象:找出这五首诗歌掐写的自然之景或物象。
3.分析意象内涵:分析这些自然之景或物象的特点及内涵。
【设计意图】第二课时要探究的是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相关内容,同时为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能力,因此布置了以上预习任务。
结束语:诗歌的阅读,不仅需要理解诗歌的内容,也需要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通过诵读的形式展现出来。想要把诗歌读好,就一定要把握准诗歌的感情基调,并在此基础上,处理好诵读的节奏,将诗歌的情感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