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周正文
周正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409
  • 关注人气:9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培训材料

(2014-12-03 14:06:51)
标签:

校本教研

教学改革

高效课堂

分类: 我的学校、我的班级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培训材料

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角色定位
1
、研究活动的参与者    2、自我反思的促进者     3、研讨活动的组织者
4
、教学教研的引领者    5、研究氛围的营造者
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应该发挥的作用

1.具有凝聚力,使自己成为老师们的专业伙伴和人生知己。

2.具有影响力,使自己成为团队中的领军人物。

3.具有号召力,使自己成为充满智慧的管理者。

三、教研活动组织形式的思考

1、听课、评课式:切忌走过场,不注重实效,尤其是不能只说优点,不说缺点,同时,教师要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任务驱动式:布置任务,分配给组内教师思考研究,再交流。这种教研活动与教师的进修学习结合起来,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任务目的明确,同时注意检查与交流。

3、教法研讨式可以就教学方法进行研讨,教师之间互通有无,达到资源优化,形成最优的教法集成。教学研讨前要做好安排,安排一名或几名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主讲,其他教师做必要的补充、完善,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形成最优化的教学方法。
4、学情分析式:活动前要明确分析的任务,分析哪类、哪个班或哪个年级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教师要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调查,了解其具体情况。开展教研活动时,大家积极发言,提出自己所了解的情况,阐述自己的看法。最终,针对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经验交流式在活动前要确定交流的主题,明确主讲人。负责经验交流的主讲人,课下要认真准备,其它参与人员也要准备资料。经验交流式教研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要有布置,有准备,各位教师有豁达的胸怀,畅所欲言,无所保留。
四、有效教研活动策划的五部曲

  第一步:了解教师的需求

  第二步:分析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步:寻找有效的途径

  第四步:选择研讨的形式

  第五步:完善研讨的后续交流平台

五、有效组织教研活动的四要点

1、找准真问题是教研活动的的基础和起点

2、确保教师的主体地位是教研活动的关键

3、恰当的组织方式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基础

4、适宜的环节是教研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六、高效教研活动的策划

变“一人主讲”为“群体参与”;变“面面俱到”为“突出亮点”;

变“普遍号召”为“先抓典型”;变“重形式”为“重实效”。

七、备课组“六相互”

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