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周正文
周正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409
  • 关注人气:9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有效进行学情分析

(2012-02-01 21:10:15)
标签:

学情分析

教育

周正文

杂谈

分类: 教育研究、教育创新、教改经验

常州市第五届教师学术沙龙

如何有效进行学情分析

 第一组   主持人:杨启亮教授、蒋萍  

一、  介绍专家

杨启亮,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课程与教学论,现为课程与教学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曾获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是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092480年校庆的时候杨启亮教授应邀作了题为《教师道德发展境界》学术报告会。2个多小时的报告中,杨启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他认为成功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有做人的尊严,做一个平民,而不是人下人,更不是人上人。” “教育应该是公平的。这种教育的均衡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公平,而且是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尊严,让他们内心体验到公平。教师应该以博大、宽厚、爱满天下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二、  杨启亮教授做专题指导

学情是对学生与课程、教学之间的情况作出分析。学生自身、课程以及教学之间的关系复杂。学情一直在变化,关键是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1、  课程有难易,教学有深浅,关键在学生。不同的学生对待相同的课程,反应不同。同一样备法,教法对于不同的学生,效果不同。高水平的老师都很关注学情分析,对于任何知识都能用合适的方法教给各种层次的学生。容易的问题,如果方法不恰当,学情分析不到位,学生也难以接受。因此高水平的教师,都是把高深的知识讲浅了。

2、  学情分析的两个层面:科学的理性的层面(对教材的分析)——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分析。教师只要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发展客观规律备课,但如果备课市只关注这个层面的分析,就会发现备课时学生是天才,上课是学生是蠢材。

非理性分析: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无论要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劳而无功,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教师需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将不喜欢的学科变成喜欢的科目,不好教的学生能通过老师的努力学好这门学科。学情越复杂对教师专业发展空间越大,越能造就教师。许多教育家都出自薄弱学校,能将学情分析到底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3、  两个误区:

(1)越界发展(也就是拔高教育)学情发展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状态是在现有状况之上,但又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这就是所谓的“第二发展区”。越界的问题越严重,越将毁掉更多的人。基础知识越拔高,大学教育就越难发展。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要区别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本科教学的不同。高等教育是拔高教育,职业教育是职前教育。基础教育是向下看的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极恶的口号,是不公平的教育,有钱有权的人可以得到更优质的教育,没有什么游戏规则,有人抢跑了一圈再与同龄人一起竞争?理论上也站不住的,反言之可以输在终点?目前的教育是轻视劳动的教育,现在出现的健康人要培养自理能力就是拔高造成的后果。随着“拔高”现象越演越烈,薄弱学校学生逃学、厌学、作弊,许多孩子是“陪衬人”。基础教育要淡化竞争,现在是不该竞争的人群,让他们竞争了,幼儿园的学生就有争先的意识了。本该竞争的人的反而没有任何动力了,似乎已经看破红尘了。如大学生,逃课,游戏、牌艺、交友等。因为一路竞争过来,已厌恶竞争了,好不容易到大学人生目标达成了,要轻松一下了。基础教育就是要讲基础、讲合格,基础教育不要精致,要粗糙一点。

(2)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高层次教育,对付简单的考试是完全没问题的。课业负担是减掉简单的重复,与时间无关,喜欢就没负担,素质教育就需要寻求智慧课堂,即使加班加点,减负增效是不对的,应改为增效减负;落脚点是如何更有效学习。素质教育需要我们通过很好的学情分析,达到“教师可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能多学”的境界。

三、  与会教师各自谈自己的观点和困惑

戚墅堰实验中学

邱吉(数学):现任班级学生即将高考,是关注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还是关注全班同学,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让所有的学生达到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兰陵中学

泭涛(英语):班级学生差异大,小班化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每位学生,效果良好。

清潭实小

汪明(数学):自己年轻,容易与学生接近。努力做深入的研究者,求实的实践者,不仅注重学情,还要注重学习方法,将测验当做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而不是当做选拔的手段。教学评价是促进改进教学的手段,不宜排名。

市北实验初中

徐亚玲(语文):课题:课前让学生完成题目,提出质疑。

省中

龙胜春(历史):社会的功利性,学生的差异性,家庭的期望,使老师压力很大。

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在历史学科不允许布置作业,有时学生想看历史方面的书籍,但家长和老师不允许,要求他们看主科方面的书。课上举例后,学生反映不同。

杨启亮: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一样,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有一位朋友就对学生说咱们高一、高二教语文,高三奔高考。

局前街小老师

一年级新生入学时,面试时不问有关知识一类的问题,主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以及其回答问题的反应。知识学习方面我们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年龄、方法),进行能力培养,如归纳、方法提升。

公开课不能盲目移植,老师吃透,理解透,学生能肩负,同时对老师的要求更高。

主持人:学情分析在我们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有效进行学情分析,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学情分析的全面性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全面性的发展,就要注意对学生起点能力的分析。起点能力是指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原有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准备水平,它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和形成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成效。学生起点能力分析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接受水平、学习能力及思维规律等。例如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与技能以推导出还没有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有哪些;哪些知识是通过努力自己能学会的;哪些知识是需要在教师点拨和引导下才能学会;怎样的引导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等。

另外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分析也有利于学情分析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试想,一个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怎么可能主动参与学习?一个不能主动参与的学生,又如何去体验和感受?在课堂上对那些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激励。比如简单的问题可让这些同学来回答,让他也感受到成就感。因此,学情分析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教师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上,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教学设计才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关注学情分析的过程性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要注重三个分析:预测分析、实时分析和反思分析。首先,对学生进行可能的预测分析。要尽可能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可能进行准确全面的预测,同时精心做好应对相关可能的预案分析,以便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做出合理的处置和有效的引导。比如你要问自己:对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基础怎样?相关的知识学生掌握得如何? 相关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生掌握得怎样? 学生对于这个内容的学习兴趣如何?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会产生哪些错误? 如果出现问题时教师如何设置台阶来解决难点?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运用。教学设计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的学习 最近发展区。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人胜。

在预测分析结束后,下一个步骤便是对学生行为进行实时分析。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完整、鲜活的个体,教学中学生的行为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因此,真正的学情源自于课堂,最有效的学情分析应是对课堂教学的高度关注。一方面,通过认真的观察和倾听,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为,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地调整教学问题和适时地调控教学进程;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准确了解学生的体会和感受,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

最后要做的是对学生状况的反思分析。经历过课堂教学,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教师对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了解会更加准确,对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风格的认识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和新的思考,将这些感受与思考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和记录,不仅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而且也有利于及时补救教学中的不足。另外,对学生课后的联系也是进行学情分析的重要依据,从学生对待练习的热情,可以感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从学生完成练习的质量,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堂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态度,这对确定学生再学习的起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对学情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学情分析,更要在行为上为提高学情分析的质量而付出应有的努力。

 第三组 主持人:裴正伟

实验小学  张洁茹(数学)

       有效的教学是基于对学生的充分研究基础之上的。如果能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教学首先就成功了一半。

       无论是上好一节课,还是上好一个学期,一个年段;无论是面对一个学生、还是面对一个班级,一个年级;都要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2.学生的思维特点、风格。

       我在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上的教学风格、教学方式有较大的差异,自己一般依据学情而采取不同的策略。

       3.不同的课型也需要几何学生的特点。

教研室  裴正伟(地理)

       众所周知的“最近发展区”就是学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及学生可能达到的认知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如何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局前街小学  章子

       有效的学情分析既要结合相关教学理论,更要自足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有效的学情分析、有效教学可以使一节课的作用有的放矢,提高有效性。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方法,明确问题。

       有效教学的关键词是:需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①兴趣②知识③思维④认识的误区⑤解决问题的需求⑥隐形需求,教学意识……

实验小学  刘妍慧(数学)

       1.学情分析要结合儿童能力场。

       2.学情分析要围绕学生的知识、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研究。

       3.教学中依靠预设是远远不够的。

       4.要尽量避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身上。

       5.要通过问题来了解孩子。

局前街小学 陈旻(语文)

       学生的需求主要是成长需求。每一为学生都有获得成长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每节课事实上都有学情分析。比如,我们的童话类课型,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上就有两个维度:

       ①教材内容

       ②学情

正衡中学  缪洁(信息)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感觉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差异很大。在新授课中,我们需要对一部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进行引导,提高他们的软件应用水平。具体来说,我们是这样做的:

       ①课前调查。针对教学目标,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储备进行摸底,以便于确定课堂教学的侧重点和教学策略。

       ②对学生完成情况的分析。学情分析不仅是学前分析,更要从学生的完成情况中发掘

对后续教学有价值的信息。

       ③课后了解。学生在课后表现出来的状态、提出的问题,都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

局前街小学  单信(数学)

       学情分析的“有效”这个关键词,如何凸显“有效性”呢?

       学情分析具体可以从哪些纬度展开呢?会对学生产生哪些变化呢?如何让学情分析与学生的生命成长结合在一起呢?

第二实验小学  潘忠德(数学)

       有效的学情分析应该包括学生在课堂状态中的可能性分析。在大量的学情分析中,寻找一个突破口。在关注学生状态的过程中,更要关注解题方案中出现的错误,并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

       基于学情分析,我们帮主学生分析困难、障碍究竟在哪里?将学生解题背后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

 实验小学  张洁茹(数学)

       我们通常通过学生的错误来把握学情。一般来说,青年教师由于经验的缺乏,对学情分析的问题比较茫然。往往是基于自己的个人理解来进行学情分析,这种分析要么抓不住关键,要么比较浅显,对教学的指导有效性不明显。学情分析缺乏明确的目的和目标。因此,青年教师应该在学情分析的过程中不断摸索、积累,结合自身的经历、思考,把学情分析做得细致一些。

博爱小学  许炜(美术)

       目前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这种压力可以是来自教师、家长、社会。要让学生在这种压力下维持较好的学习状态,就要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而兴趣是切入点。

       目前的教育功利性比较明显,如何在功利性和学生的兴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呢?

       从自己孩子的作业批改情况中,感觉到现在的应试教育比较刻板,容易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育中,学生自身的挫折体验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有的家长善于利用孩子的心理规律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激发并维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的教育方式会深刻影响孩子的成长进程。

       因此,学情分析也要关注家长,关注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勤业中学  老师(数学)

       学情调查还是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目标。3.学生的学习习惯。4.学生的基本能力。

       通过学情分析,我们能初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学生的发展进行规划。

       通过学情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之前受教育的情况有很大相关性。比如,某学生数学成绩非常不理想。经过了解,原来是在幼儿园曾经受过老师的不恰当批评,留下了心理阴影。

       此外,不少女生在数学上的能力令人费解:她们的学习态度积极、认真、听话,但数学成绩就是上不去。希望能在这方面加强研究。

       总体而言,我们学校经过长期的努力,在学情分析上做了不少尝试和探索。学情分析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市北实验初中  余登琴(数学)

       我们学校的情况和勤业中学很接近。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实在太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解放路小学  老师

       我们学校已近开展了规模较大的学情分析,主要内容有:

       1.学生的学习习惯(听、说、提问、审题等)

       2.学生的基本能力

       3.学生的思维水平(广阔性、灵活性)

       我们对学情进行定性描述和表达,不仅教师对学情进行分析,也组织学生自己对学情进行分析。

解放路小学  老师

       通过学情分析,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家长认为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对此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市一中  夏玉亭(数学)

       我校一些学生的家长经常疑惑:我的孩子中考成绩优秀,为什么进入一中后成绩一落千丈?现在的中考既是毕业考试,又是选拔考试。它的区分度不够好。一些学生在初一、初二不努力学习,到了初三冲刺一下也能取得好成绩。但是,进入高一后,在较大的学习压力下,较重的学习任务下,学生的真实情况就暴露出来啦。

       高一分科后,数学不是很好的女生会感觉前途很渺茫,越来越力不从心。学校也会采取一些措施,对这部分学生以带“研究生”的方式进行帮助。目前,这些女生的基本情况是:①长时间待在教室里,不喜欢运动。②在立体几何思维能力比较差。③学习态度虽然比较好,但思维深度不够。④女生比男生更需要鼓励。

八中  徐承伟(化学)

       我们学校在摸底考试后分班。我们的目标也很明确,中考须达到市平均分。在化学学科上,我们注重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较差的班级,我们根据学情,制定合理的、经过努力可实现的目标。

局前街小学  单信(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学情分析提供一定的支持,比如学习反馈机。我们的教学设计往往是基于他人的经验之上的。所以,我们要研究如何使反馈机能在学情分析中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教研室  裴正伟(地理)

       本次沙龙的主题是:如何有效进行学情分析?我们先来解析一下这个主题。

       首先是学情分析的施行者是谁?刚才老师们提到了,一般来说,教师是进行学情分析的施行者。但是教师去获得学情的过程是天然具有一定的缺陷的。有的学生可能不会把自己真实的学情暴露出来,特别是学情有可能被公布或者有可能成为学业评价的依据时,学生更不愿意配合老师进行学情分析了。因此,学情的分析应该是以教师为主导,其他教学部门、家长、学生多方参与的过程。因此,我建议大家组织多方面的力量,尤其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一起来参与学情分析,将学情分析真正变成一个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第二个问题是学情分析的对象。学情在一般意义上是指学生的教学情况。那么,影响学生的教学情况的因素又有哪些呢?因素很复杂,但是可以根据因素的来源进行初步的划分:来自家庭的因素,来自学校的因素,来自社会的因素,来自个人成长经历的因素等。由于学生学习心理的复杂性和发展性,对学情的分析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体现学情分析的有效性。所谓有效,应该是指我们的预期可以被观察到、被检验出。这就需要时间,需要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这是影响有效性的因素之一。其二是我们要尽可能采取科学的分析方法。从问卷到访谈,从数据收集到数据处理,都要尽可能从中保留、挖掘有用的信息。

       第四个问题是学情分析的内容。学生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既有显性学情,也有隐性学情;既有单一学情,又有综合学情;既有心理上的学情,又有行为习惯上的学情……因此,我建议大家不要把学情分析的面铺的很开,而要抓住核心的问题去跟踪学生的发展,去跟踪进行学情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