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1次北京集邮茶座我寄出了6枚明信片
(2023-05-29 14:42:30)
为1次北京集邮茶座
我寄出了6枚明信片
5月23日上午8时23分,刘大有老师给我发来微信,说拟于5月26日(周五)下午2时至4时举行第201次北京集邮茶座(以下简称“茶座”),回顾高邮文展和昆明国展。他问我当日可否用图片的形式介绍一下昆明国展?我欣然同意。我是“茶座”上的常客,自2003年“茶座”开张之后,几乎每次都有我的身影。之前的200次“茶座”,我一共做了19次主题讲座,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刘大有老师)。
去第201次“茶座”的当天上午,正在单位工作的我心里突然涌出一些惭愧,觉得对不起马路上的那些邮筒(也有邮政部门或集邮者称信筒、信箱的)。因为自2023年开年以来,我好像很少有往邮筒中投入明信片的经历,冷落了邮筒,心里很不安。好在下午就要骑车去北京东城区文化馆参加“茶座”活动,一路上会路过多个邮筒的——记着向邮筒中投入一枚明信片哈!我这样提醒自己,并期待和多年来关系深厚的邮筒重归于好。
从单位骑车去“茶座”时,我确定会路过4个邮筒。按照先后顺序,4个准确名字和第一次及第二次开取时间的邮筒分别是:1. 小营邮政所信箱(10:30,17:00);2.
化工部所信筒(9:00,15:30);3. 地坛东门信筒(8:55,15:25);4. 二十二中学信筒(09:35,16:00)。从“茶座”参加完活动回家时,我认为会遇见一个的邮筒,即:安定门内信箱(8:50,15:30)。以骑行时在马路的同侧方向,即不过马路为准。
出门之前,我在6枚《集邮》杂志兔年明信片上写好了地址,贴好了邮票,并用铅笔在明信片右下角位置写了1、2、3、4、5、6六个数字。5个邮筒,为什么要写6枚明信片呢?这是我的处事哲学,做任何事都要打出备份,预防万一,没有想到,这多写的一枚明信片,真是救了急。这是后话。
中午12时,我出发了。单位距“茶座”的举行地——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不到5公里,2个小时的骑行时间,绰绰有余——这又是我的处事哲学?没错!10分钟之后,我来到了此行的第一个邮筒——小营邮政所信箱,信箱下有一凳子,凳子上坐着一女子,我向女子示意我要往信箱中投信,那女子只向前挪了一下凳子,并没有离开。我只好侧着身子,将写有“1”数字的明信片放在信箱前拍照,投片入箱,然后走人……时间显示12时12分。(待续)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