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景文老师赠我“六盘水”邮政快件实寄封

(2022-11-06 16:33:21)
分类: 广而告之
王景文老师赠我“六盘水”邮政快件实寄封
王景文老师赠我“六盘水”邮政快件实寄封
王宏伟手机摄影


    我从2000年开始编组《水》专题邮集后,集邮界一些前辈纷纷表示支持,并翻箱倒柜,从他们收藏的实寄封中寻找与“水”有关的实寄封,赠我作为《水》专题邮集的素材,已故集邮家王景文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枚长21.5厘米、宽11厘米,于1997年1月7日自贵州六盘水寄《集邮》编辑部的邮政快件实寄封,邮戳左下方有王景文老师用铅笔一笔一划写的“六盘水”字迹,并用箭头指向该邮戳,以此告诉我这枚实寄封是“水”专题邮集的素材之一。
    我对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邮政快件业务比较关注,对其红白相间、资费特殊的实寄封更是情有独钟,曾专门收集了数百枚之多,还加入了2002年成立的国内邮政快件研究会,并参加了研究会在江苏常州等地举办的研讨会等。
    王景文老师赠我的实寄封,右上角贴有3枚邮票,其中2枚是面值50分的1994-1《甲戌年》(2-2)“祥瑞兴旺”邮票,1枚是面值1元的普23《民居》(14-13)“福建民居”邮票,合计邮资200分(2元)。2元邮资是1996年12月1日至1998年6月30日邮政快件停办时期的资费。3枚邮票之间所销邮戳,上方为地名“贵州六盘水”,下方为邮政编码“553005”,中间为日期和时点“1997.1.7 6.”
    在邮政快件实寄封左下角,即“邮政快件”标志的旁边,钤有一方长6毫米、宽9毫米的精巧印章“景文珍藏”。我曾多次在王景文老师的赠我的实寄封上看见这一方小印,受此影响,也委托邮友中的篆刻大家王曙明老师为我刻了一方与王景文老师印章几乎同样大小的印章“王水欣赏”,钤印于我珍藏的实寄封等邮品之上。
    该实寄封的收件地址是“北京市朝阳门内南竹杆胡同111”,收件人是《集邮》编辑部。创刊于1955年的《集邮》杂志,其办公地点多次搬迁。1988年我第一次迈入《集邮》编辑部大门,地址还是东长安街27号,1994年5月搬到了南竹杆胡同。实寄封在“编辑部”和“收”之间,有用不同笔迹写的“王健”字样,据《集邮》编辑部前主编刘劲辨识,这两字似是编辑赵延颖所写。“王健”应为“王建”,是当年编辑部新来的一位编辑,现已远走他乡。
    在实寄封上的显著位置,贴有邮政快件签条,长5毫米,宽2.7毫米,上下各为“邮政快件”字样和徽志(红色)、条形码(黑色)和“挂0179 六盘水553000”(黑色)信息。在签条的右下角有一黑(1毫米)一红(2毫米)的线条,应是没有被裁切掉的裁切线吧。
    实寄封的背面除了有红色的半戳有、半戳无的“北京 1997.1.11.16 61(支)”落地戳外,还有十分详细的信封印刷信息,由此可知,该实寄封是5号快件信封,由贵州省邮电印刷厂1995年2月10日印制、出厂,贵州省邮电管理局监制,印量:100万枚。
    我一向以为,邮政快件实寄封不仅是邮政历史类、邮政用品类邮集的好素材,其特立独行的形象也是专题类邮集的好素材。以“一般情况下素材年代越悠久珍罕性越高”的评审要求来衡量,问世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邮政快件实寄封距今年代较近,在专题邮集中展示评价恐不会高,但评审规则中还有“素材多样性”的条款,故在符合相关主题之下少量展示,乃锦上添花也。
    2019年,我的《水》专题邮集获得了武汉世界邮展专题类的金奖,但王景文老师赠我的这枚“六盘水”邮政快件实寄封并没有在高光时刻展示于《水》专题邮集中,而是被我后来收集的一枚销“贵州 水城”邮戳的民国时期的实寄封替换了。我想,无论是王景文老师,还是这枚邮政快件实寄封,都不会觉得遗憾。因为,地球人都知道,邮集编组是一个寻寻觅觅,不断更新,只为更上一层楼的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葱油拌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