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邮杂记(之十六)有“流星”划过的深蓝色德国邮册

(2022-03-26 23:03:22)
分类: 广而告之
德邮杂记(之十六)
“流星”划过深蓝色德国邮册

德邮杂记(之十六)有“流星”划过的深蓝色德国邮册
图1  王宏伟手机摄影

德邮杂记(之十六)有“流星”划过的深蓝色德国邮册
图2  王宏伟手机摄影




    “KABE”是德国一种邮册的牌子,在其商标“KA”和“BE”之间,画有一颗正在流动的星星以及轨迹,所以准确地说,商标上画的是一颗流星(图1)。
    其实我对“KABE”邮册了解不多,如果不是去年春天我从网上拍下两本“KABE”邮册,也许此生我也不会知道邮册中还有这个牌子。
    我拍下的两本“KABE”邮册中,有一本邮册的外观是凌晨时分深邃天空的颜色(图2)。此时若有一颗流星划过,天空会显得更美丽,也更寂寞。正如我一天时间都在抚摸、打开、欣赏这本深蓝色的“KABE”邮册。
    邮册中有1986年至1996年的德国邮票,我拍下后一看,11年的德国邮票绝大部分都在邮册中集合了,只有极少的位置上没有邮票。我一页一页地巡查后得知,没有来的只是普票和电子邮票,共计31枚,其中电子邮票6枚。我经过一天时间的拾遗补缺后,有9枚普票“上岗”,整个邮册中尚缺22枚邮票。
    邮册表面放大镜下的那一枚邮票,是我在邮册众多邮票中一眼相中的,因为邮票上的人物我熟悉,是路德维希二世(1845-1886),在他走向湖畔结束自己的生命前,新天鹅堡尚未完工。不巧的是,2018年我和几位邮友来到新天鹅堡时,又正在维修。
    邮册众多邮票中除了我一眼相中的“路德维希二世”邮票外,还有两枚邮票是我在欣赏时总会将目光停留一会儿的。两枚邮票乍看没有任何关联,一枚是“麦苗”,一枚是“汤若望”,但若深思,似乎有点关联。“麦苗”邮票位于邮册的第124页,如果不是邮票左上角印有一棵小麦的徽志,我是不敢认邮票上一行行的绿苗是麦苗,说是一畦畦韭菜也未可知。同样让我大费周章的还有邮册第149页邮票上头戴中国官帽的洋人汤若望(1592-1666),起初我还以为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呢,后来在网上一搜才知道是汤若望,德国传教士,在中国生活47年。有一种说法,二十四节气与他有关,麦苗生长离不开节气,故“麦苗”与“汤若望”就扯上关系了。
    “麦苗”邮票让我高看一眼,并非该邮票设计得有多好看,而是感叹德国邮票题材的宽泛和简单,很难想象,仅仅一行行的麦苗能上中国邮票,要上也可以,麦苗之间必须有人、有拖拉机、有……
    “汤若望”邮票让我高看一眼,也并非该邮票设计得有多好看,而是让我联想2000年时,德国邮票上的中国“龙字”和东方佛教的“慧眼”。
    “KABE”邮册采用了德国邮册中独特的将定位页一夹即成册的方式,我很喜欢这种简便的操作,但将夹子掰开插入定位页时是需要一把子力气的。而且,我始终不明白,夹子到底运用了怎样的物理方式,将几十张定位页一夹,就几十年不放松?
     我酷爱在夜晚仰望星空,也曾巧遇划过天际的流星。对于浩瀚而久远的宇宙而言,地球上的我们以及我们所创造出的一切包括邮票,渺小而短暂的正如流星。印象中,我从未见过凌晨时分划过深邃天空的流星,所幸,我在德国邮册上见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