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开云:人平2万多元公务接待费需要明细账
(2014-10-29 09:57:34)
标签:
时评 |
分类: 时政 |
16个人的单位公务接待开支35.65万元,人平2万多元,这个开支无疑太高了,需要列出明细账:哪些人参与了公务接待?参与了多少次?每次都是哪些人?接待的是些什么人?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一一罗列出来,才能打消公众的疑虑。
笔者以自己所在的单位为例,来谈谈人平2万多元公务接待费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笔者作为一名普通员工,一年中几乎没有公务接待,所以公务接待开支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开支2万多元了。不知杭州这家单位是否每个员工都有公务接待?有多少公务接待?
想必很多单位都差不多,公务接待一般不是普通员工的事情,而是领导的事情。倘若杭州这家单位也是这样,那么按照干部配备的常规——一正三负,四位领导的公务接待开支平均近9万,这9万真的都用于公务接待、用于单位发展了吗?
近年来,“三公”经费越盯越紧,杭州这家单位的公务接待费如此之高实在令人惊诧。正如审查专家所说,为什么这么小一个部门的公务接待费会如此之高?经费如何使用问题应该明确告知;专家甚至直言:会议活动过多,给人的感觉是找个理由立项,然后圈钱……如此说来,杭州这家单位的公务接待费确实存在问题。
十八届四中全指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杭州这家单位的公务接待敢公开吗?不敢公开也得公开?实在不公开,那就得查查!
“三公”消费广受诟病,中央三令五申压缩“三公”开支、提倡勤俭节约、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改善民生。而杭州这家单位充耳不闻、置若罔闻,把中央的规定当作耳边风。有关部门不妨以人平2万多元的公务接待费为突破口,查查这家单位有无腐败问题、有无“老虎”和“苍蝇”。
“三公”消费是执政者的晴雨表,是执法者的平面镜,是民心向背的一把标尺。岁末年终,“三公”经费必须要有一本明细账。公开是一种力量,信任来自于透明。只有把“三公”消费公诸于众,接受人民的监督,政府才有公信力,才能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