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开云:老师亲学生不是新闻,咬学生才是新闻
(2012-11-24 12:45:34)
标签:
咬学生才是新闻教育 |
分类: 教育 |
前晚,家住三河市燕郊镇星河皓月小区的董女士发现,4岁半的儿子辉辉(化名)右小臂有两排青紫的印记。辉辉称是在幼儿园时被主班张老师咬伤。张老师则称仅是亲了他一口。(11月24日《京华时报》)
新闻界有句话,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模仿这句话,可以衍生另一句话:小孩咬人不是新闻,大人咬人才是新闻。与这句话异曲同工的是两句话:学生咬老师不是新闻,老师咬学生才是新闻;老师“亲”学生不是新闻,老师“咬”学生才是新闻。不是吗?幼儿园张老师咬伤4岁半辉辉的事情,在11月24日这天占据了广阔的网络空间,大有“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般让人惊喜并惊愕。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正是这点——张老师不承认是咬,而说是亲,只是亲的时候用了点劲。
仔细阅读新闻,张老师“亲之说”是站不住脚的。都说童言无忌,抛开辉辉的语言——“老师让我起床我不起,她就咬了我一口”、“我不敢去幼儿园,怕被老师咬”不说,单说张老师的语言就让人疑窦丛生,笔者不妨以小人之心来解析一下张老师的“亲之说”是在撒谎,甚至是在狡辩。
“辉辉很可爱,我们都很喜欢他”——这话有点言不由衷。既然很可爱,既然喜欢他,却为啥要咬他?有首歌不是这样唱的吗——“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抱抱我”?怎么不唱“喜欢我你就打打我,喜欢我你就咬咬我”呢?看来张老师对“亲亲”有独到的理解——“亲亲”=“咬咬”!
“你不起老师咬你了”——是不是老师曾经咬过辉辉和其他同学?“他就在我左手上咬了一下”——辉辉是不是早就被老师咬怕了,这次“先下手为强”?“我就在他右手臂上亲了一下”——这是不是出乎老师意料的被咬之后的恼羞成怒的反抗举动?至于“用了点劲”、“没有恶意去咬”和“不知道怎么青紫”等,还是让其他人去解析吧,笔者不能一个人把话说绝了!
再往深一个层次想:假如张老师没咬孩子,为啥要道歉?笔者活了40多年,真没听说过亲了孩子还要道歉的。张老师向孩子的家长道歉,与“亲之说”自相矛盾,正好佐证了“咬之说”。医生检查发现辉辉“右前臂见环状青紫肿胀”,初步诊断为右前臂有软组织挫伤,更是“咬之说”的确凿证据。
近段时间,温岭“虐童”事件尚在“余音绕梁”,青海师大二附中教师又“2分钟抽学生8耳光”,如今4岁孩童被老师咬得软组织挫伤,世人不禁要问:孩子怎么了?老师怎么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和《教育法》都有规定,教师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更是明确规定: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在这些老师心中为何成了一纸空文,值得深思和反思。
严是爱,宽是害,这话千真万确。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是爱、而是害。这点常识,作为老师和学校必须清楚,作为家长和社会各界也应该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