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开云:“蜜饯”咋变得肮脏而“低贱”?

(2012-04-26 08:36:10)
标签:

蜜饯变低贱

杂谈

分类: 民生

    针对媒体曝光的一些蜜饯加工厂生产环境肮脏不堪、随意添加添加剂、伪造检测报告、随意更改生产日期等行为,国家质检总局昨晚发布通知,要求各地监管部门立即检查辖区内蜜饯生产厂家,对问题突出者一律挂牌整治。(4月26日《北京日报》)

 

    查找百度《百科名片》得知,“蜜饯”原意是以果蔬等为原料,经用糖或蜂蜜腌制的加工方法,现已演变成为我国的传统产品名称。传说蜜饯是明朝时期的御膳房发明的。

 

    既是传统产品,又出身于“御膳房”的“蜜饯”,可谓高贵而典雅,而今却遭遇“肮脏不堪”、“随意”、“伪造”等龌龊低劣的词语围攻,让“蜜饯”不仅变得污浊,而且非常“低贱”。

 

    说起吃的东西,老百姓可是不敢随意“开口”,“毒馒头”、“毒底料”的阴魂未散,“毒胶囊”又立马杀来;“毒胶囊”尚未处理,“脏蜜饯”又“不请自来”,人们的神经一次又一次被刺痛,在尚未麻烦还知道痛时不禁要问:出身御膳房的“蜜饯”咋变得如此肮脏和“低贱”?

 

    在“脏蜜饯”曝光后,国家质检总局要求“立查”,这是“马后炮”的做法,虽“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但为啥就不能放几门“马前炮”呢?为啥这些“毒性大发”、“肮脏不堪”的东西浮出水面时,总要媒体跑在了监管的前面?

 

    痛定思痛,“毒馒头”、“毒胶囊”、“脏蜜饯”的反复出现,除了黑心企业经营者“黑心”、“狠心”和“昧心”外,监管部门必须反思:第一,自己是否长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够识破黑心企业的一切欺骗伎俩;第二,更要扪心自问,自己是否被黑心企业拉拢、腐蚀,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共同坑害消费者?食品药品非法生产屡禁不止,根源到底在哪儿?

 

    食药安全,人命关天,责任重大,监管部门不但要多放“马前炮”,而且必须清理是否有监管者参与到非法利益格局之中。如果一边在喊打击黑心企业,一边又有人充当黑心企业的“靠山”,这样一来,黑心企业必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毛开云 四川宜宾晚报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