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期间,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表示,此前他回复市民“公开信”一事,“以后会更多”。(3月11日《新京报》)
事情经过大抵是这样的:2月27日,人人网出现一封名为“一名癌症晚期病人家属致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的公开信”,信中署名“秦岭”的中学教师称,其父亲癌症晚期,却无医院愿意收留,只得隐瞒病情寻求救治。秦岭在信中提出了四点诉求。此后,俞正声通过“上海发布”,公开回复了“秦岭”的诉求。俞正声在回信中说:“看到你的公开信后,心情很沉重。谁都有父母、谁都有亲人,当眼见有养育之恩的亲人于病危之际而无力相助之时,又遭遇一些制度缺陷的伤害,心中之痛,不言自明。我们大家会尽力帮助你,更重要的是同志们都赞成你的四点诉求,特别要在癌症晚期病人的关怀上,争取在制度上有所前进。我不能保证问题都能很快解决好,但我相信,你的心痛也是大家的心痛,大家(包括医院同志们)的共识会推动我们前进。”
作为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日理万机之余能够回复“秦岭”的“公开信”,确实令人感动。读着俞正声回信的内容,更是被俞正声的真诚和真情所打动。特别是俞正声还在2月29日傍晚5点左右给“秦岭”打电话询问情况,并安排落实其父亲的救治,更是让人感动不已。
然而,感动之余笔者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什么事情都由市委书记回信,市委书记回复得了吗?什么事情都要市委书记安排才解决,那相关部门到底在干什么?在“秦岭”反映的这件事情上,当地相关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是否应该主动作为,把目前可以解决的问题尽量解决好,把暂时不能解决的应该由政府完成的医疗体制缺陷造成的漏洞尽量弥补好,这才是医院该尽的救死扶伤的职责,这才是卫生行政部门为民着想、为民服务的分内工作。其他事情莫不如此。
俞正声表示“以后回复市民的公开信会更多”,这是俞正声对个人的要求,对百姓的承诺,也是对相关单位和部门主动作为、主动有为的提醒和鞭策,更是对加强和改进党和政府工作、树立党和政府威信的公开回应。俞正声在“公开信”问题上的表态和姿态,不仅让百姓感受到了温暖、温馨和温情,而且让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义务和担当。只有努力建设服务政府、为民政府、民生政府,政府才能取信于民,领导干部才能受到百姓欢迎和喜爱。
(毛开云 四川宜宾晚报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