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不能这么唱
春晚和元宵节晚会都融进了红歌元素,浏览了一些网上评价,毁誉参半吧。实话说,春晚一个节目都没看完整,也没兴趣复习,无从评价。但元宵节晚会上《我的祖国》联唱,只能说恶心。
怎么说呢,现在文艺界无论投多少钱,无论动员多少力量,创作过一首叫人心情澎湃、激起人由衷热爱自己祖国的歌吗?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
优美的旋律,自然流畅,动人心扉,这已然已经成为经典。这不仅是一代人的回忆,在现在的主旋律里就没有一首歌可以替代。
谁能想得到在这首歌中加入莫名其妙的切分音、爵士节奏充斥其间,变成莫怪样的曲调?把本来极富感染力的曲子演绎的像是很闹腾的街头摇滚,怎么听怎么不舒服。
谁能想得到把《蓝色的多瑙河》、《马赛曲》改变成爵士?恐怕是欠揍!明明可以弄成气势恢宏的交响曲,加入狂放不羁的钢琴,在优美的和旋下的全场齐唱,怎能不唤起人们心中向往国家民族团结的情绪?
我不同意说一唱老歌就是回归计划体制。民族的东西总是在往前的,我们扬弃的东西里面连爱国的成分都不要了?这才怪了。
我也不同意一唱老歌就划分为者派那派的,对时事有不同看法本身就说明大家都在乎这个国家。把什么事情都意识形态化,刻意讨好部分受众,效果可能事与愿违。
把本来很好的、已经是经典的、传统的东西,硬生生的融入自己都没弄懂的“现代元素”,文艺界啊,说什么好呢?

2014.02.1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