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藩”正当其时
——从“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谈起
尾大不掉,是历朝历代之大忌。大宋杯酒释兵权,大清御驾亲征重兵清剿,都是对天高皇帝远的“藩王”们采取的断然措施,当然,这里主要说的是政治。政治其实就是治理。
治理的现代化,军队也不能例外。现代国家军事体系一般是按照军兵种为建制来设立、布局、建设、管理的,这有利于军力的集中以及专业化。这一体制,一切围绕军事力量来建设,以“打赢”战争为核心。从我们外行所了解的,目前我们的军队体制是按照苏联军区体制照搬过来的,四总部、各军兵种各有直属单位,各大区、省军区也自成体系,都有一套非军事单位,有限的军费并没有用集中在军力上,文工团、医院就是很好的例子。
猜想按照军兵种为主的建制管理,这些单位大多数保不住了。在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战略力量的专业化和直属军兵种管理,理解为削藩也未尝不可。
地方何尝不是如此。市场力量的“决定性作用”可不是“基础性作用”,习惯了行政手段的国家部委、地方各级政府,在合法性审查的制度安排下,一定的目的,所采取的措施大多要让位于市场手段,设租寻租的空间将会大大压缩。
关于民主政治改革的三条:
一个是“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有望解决权力虚置问题;
二是“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有望解决法治不彰问题;
三是“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有望落实《宪法》,以及执政党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置,相互制衡体制运行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问题。加上“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御驾亲征”,这些措施条条是限制和削弱法治之外“藩王”们的。
还没见到正式的《决定》,相信路径要具体的多。按照正式公文写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依次并列排开,这是规矩,不因为顺序而降低其重要性。法治是五位一体改革的前提,没有法治,任何意义上的治理都谈不上。这次讲了,是现代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把法治理解为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没有疑问,理解为提纲挈领作用也毫不为过。
讲了很多年的法治,推行起来阻力重重。是谁不讲法治?山头林立,“藩王”实际上已经尾大不掉是不争的事实。狭义点儿理解,目前所讲的法治就是“削藩”,就是执政党的自我革命,“削藩”正当其时。

2013.11.1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