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是一年月圆时

(2012-09-29 11:49:30)
标签:

老自贡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又是一年月圆时

    中华民族知名度最高的女士是谁?陡陡兹兹仲个子一问,真要整来相起。认真想一哈,无疑是嫦娥、西施、貂蝉;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奔五奔六的),就是这么认为的。排列三人之首的,当属嫦娥。

    不识字的小时候,每逢中秋,大人年年都要摆嫦娥服用仙药,飞到月宫的故事。看娃儿书(小人书),方知天上亭台楼阁,人还可以飞。只是人少显得冷清,不巴适。文革中,学习主席诗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更是印证了天上好是好,但无比寂寞。又是一年月圆时

    还是人间的好,有月饼、糍粑可以享用。糖果厂出品的月饼,就是再没钱,家里都要去买几个,仔细的切成几撒,每人一份。慢慢的品,因为里边有橘红,甚至有冰糖!不知为何,现在几十块钱一个的月饼就没有那个味道。资格的糍粑,要用甘蔗来盅,粘上捣碎的花生、芝麻面面和的白糖,无比的香甜。

    只记得大人们非常看重中秋节。那时天上好像没这么多云,光污染也没那么严重,年年都可以看到月亮。一轮皓月下,大人娃儿坐在小板凳上,静静的听老家的故事。少小离家,路途不便,不能回家,悠悠的思乡之情,只有我们为人父母以后才能体会。

    不久前回一次老家,村头那清澈凌冽的泉水,静静的流淌了几百年。早已破败的祖屋,还透着当年的荣耀。我在想,父亲的童年,怎样在乡间地头,宅院间玩耍?

    抗战期间,村里驻扎有八路三分区,部队医院,县政府,县一高小,县毛纺厂,区公所。难怪父亲文化不高,高小毕业,但写得一笔好字,吹拉弹唱基本都会。父亲十四岁入伍,因为有文化就穿四个兜。还听说爷爷不断变卖家产,都交了公粮。

    又是一年月圆时文革期间,他们一起到自贡来的集体下课,一起的时候要多些。我最爱听他们说以前的事情,他们说得再多,思乡总是主题。那么多年了,老家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说起来都是那么的亲切。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小米粥、疙瘩汤总是他们的最爱。父亲他们那一辈人,每逢中秋都要在一起,包上一顿饺子,吃一块月饼,就很满足。

    四川、自贡有多少这样的家啊。自贡本来就是移民城市,不论是南下的、三线的、为生计在自贡打拼的,在自贡历史上都有他们的印记;他们和他们的后代,都已经深深的融入这座城市。不论怎样,说起家乡,总是两个,一个是祖籍,一个是成长地,都是割不断的乡情。

    中秋快到了,谨以此祝愿还在世的老一辈人健康长寿,儿孙绕膝,家人团聚;也祝老家的人们和和美美,一家人静静的过好日子。

                                      2012.09.29(农历壬申年八月十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