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钓鱼岛背后的经济逻辑

(2012-09-17 16:25:44)
标签:

时评

经济

杂谈

分类: 经济杂谈

钓鱼岛背后的经济逻辑

    发端于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购岛”闹剧,在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背景下,日本野田政府出自国内政治需要,擅自破坏日中建交关于领土争端的政治“默契”,“国有化”闹剧愈演愈烈,中国政府忍无可忍,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民间反日情绪高涨。

    这是孤立事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它背后的经济逻辑是什么?

    从九七年东南亚金融海啸,到08年美国金融危机,再到近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总有一个影子,笼罩各大经济体。那就是在以美元作为全球贸易主要结算货币、储存货币的阴影下,始终要为美国国内去杠杆化买单,始终要为全球经济再平衡买单。

    美元是全球主要贸易结算、储存货币。美国资本市场是全球化市场。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聚集的美元货币达到本国生产总值的四五倍。华尔街金融衍生品花样翻新,资产泡沫越吹越大。

    在此机制下,全世界的钱都可以用泡沫化的“资产”变现,或借钱来消费,过度甚至超前消费。华尔街的繁荣直接导致所谓美国实体经济空心化,也导致了全球资源错配。97年东南亚、08年美国、09年欧洲经济上的困局,毫无疑义是全球资源错配的结果。错配的根源在于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最为本源的在于美元本位体制。

    这个体制始终是难以为继的。08年随两房股票危机,泡沫终于破裂。美国人要为资产过度杠杆化买单。

    华尔街金融过度衍生的总根源,或者全球资源错配的总祸根,在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本位体系。现在,美联储开足马力,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都出来了,全力转嫁危机。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大宗商品飙升,以致美国不费吹灰之力,就赖掉了所欠债务三分之一以上。

    以中国为例,四万亿外汇储备中,大部分为美国证券。随汇率上升(美元越多越便宜,反之人民币就贵),人民币实际升值三分之一不止,相当于我们购买的美元资产缩水三分之一,那可是以万亿美元计算的真金白银!

    汇率变动要根据一个国家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我们国家在短短几年间,总体劳动生产率相对于美国就提高了三分之一?鬼才相信。汇率变动已经不是客观反映国家经济效率的工具,早已演变为国家之间维护经济、贸易利益的利器,更是美国维持全球老牌霸主地位的主要武器。

    更为不利的是,东亚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在于出口。像中国、日本这样的经济大国,在本国货币政策上实际上没有主动权,本国的基础货币投放,通胀控制等等,都要看美联储的基准利率、货币投放量,始终被美国牵着鼻子走,这是人人皆知的事。

    中国早在上世纪的97年,就开始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目前已有多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人民币互换协定。

    中国和日本不久前签定货币互换协议,日本央行准备购买人民币债券,并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全球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在贸易上如此作为,破除美元本位体制,去美元化的进程呈加快之势。美国全球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这才是美国在全球的最大国家利益所在!这也是中国的最大国家利益所在!美国高调重返亚太的着眼点也在于此。

    在策略上,美国正是利用了东盟各国内部民族势力,日本极右势力,在其国内鼓动,挑起与中国的领土争端。根本点就是破坏大中华经济圈的形成,保卫美元本位的霸主地位。

    日本在钓鱼岛上有恃无恐,与美国的小动作有直接关系。东盟诸国在南沙的得寸进尺,与美国不无关系。二战以后的领土主权格局,美国比谁都清楚,毫不夸张的说,美国的“小动作”暗藏大玄机。

    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个大的原则,谁破坏,坚决拿下,丝毫不能妥协。

    千万不要忘记,领土主权是要以实力来说话的。怎样利用和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尽快强大起来,这才是“硬道理”。就像俄罗斯总统视察北方四岛,你日本首相只有在飞机上去“眺望”,无可奈何。

    在反制日本野田政府之时,除了理性以外,对美国这个在暗中窃笑的小人,是否也该反制?

                                             2012.09.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