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的日子——下乡
(2012-08-23 14:06:29)
标签:
难忘西藏 |
分类: “在西藏的日子里” |
在西藏的日子
去过西藏旅游的人们,对像水洗过的深蓝色的天空,蓝宝石一样的水,坐落在神山之下绛红色的寺庙,动人心魄的锅庄记忆深刻。
高原的异域风情,原始美景吸引着人们乐此不疲,但那是旅游。只有当你远离家人,和那里的人们朝夕相处,充分融入当地社会以后,才能真正理解那片土地,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
九八年藏东南下了二十年不遇的大雨,平时清婉的麦曲,像一条咆哮的巨龙,肆意吞噬着道路桥梁,农田和村舍。县里成为孤岛,所有通往乡镇的道路都被冲毁。各乡派往县里的快马报,受灾程度超乎想象。于是,几只工作组稍作准备,从县城四散前往乡下,组织救灾救济,核实灾情。
刚出县城就不得不下马涉水,夏日的山水冷到刺骨,差点抽筋。要命的是还没有到离县城最近的一个乡,道路就完全被冲毁了,连路基都无影无踪。横断山的便道,下面是万丈深渊。
同行的勒珠、贡布,不由分说把你扶上马,一个在前拉住马,一个踩在悬崖边,拉住山上的树枝,拼命把马往山崖上推,一寸一寸的过了几处危险地段。时间长了才知道,道路险峻,骑在马上比人自己走要安全,他们拉马扶马,就是有事你也是安全的。
正午时分,找一块稍许平坦,又有树荫的地儿,下的马来,支起树枝,捡来柴火,烧起清茶。
大家围坐一圈,银碗里盛满香喷喷的糌粑,小心翼翼压紧至半碗,倒上清茶,扣一小块酥油,手指轻轻地划动,使酥油化开;小口呷完茶,再把沁湿的糌粑舔去,一个传一个,不断的添上糌粑、清茶。偶见过路的老百姓,都要亲切的叫过来,喝碗茶,吃点肉。
十来匹马的马队,驮着物资,除了马儿铃铛清脆的叮当声,静静的走在大山之间。平时在县上机关里温而文雅的局长、主任们,骑在马上,行进在崇山峻岭、草原上时,方显康巴汉子的彪悍。他们都有黝黑的面庞,鹰一样的眼睛,宽阔的胸膛;在树林里追踪猎物时像豹子一样灵巧,在草原上驰骋时像雄鹰一样骄傲,在泥石流下来之前扶你过去绝不躲闪,最危险的任务你绝不用说第二句。
跟他们在一起心静似水,坦荡无比,好像自己也融入神山圣水,什么都不怕。他们没喝酒时脾气极好,对你的照顾总是无微不至。第一碗茶总是捧给你,路险总是他们先探,睡觉总是把不透风的地方让给你……。
沿途的几个扶贫点,好不容易用铁丝笼筑起的拦水坝,被冲得七零八落;眼见到收获季节的青稞,早已荡然无存。那里开会简单,几个自然村的老百姓聚拢一块儿,凑一下各家食物情况,大家相互帮衬点儿,不要有人饿着;留下点东西,组织好修路民工,继续前行。
四天后抵达目的地。这里是牧区,那里的草原大啊,一眼望不到边,天际边草原和蓝天融为一体了。傍晚,上千头黑金子般的牦牛,成群的像云朵般的绵羊,懒懒地从容归圏,并不见有牧人。高原的生灵,知道自己的家。
这里除道路损毁严重以外,生产生活无大碍。乡里极隆重的接待工作组。只记得喝了很多很多的藏白酒,醉了。
2012.08.2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