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理答观课报告
(2011-12-13 11:20:43)
标签:
杂谈 |
教师课堂理答观课报告
教师课堂理答观课报告
撰写时间:2011年12月1日
教师课堂理答观察量表
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课堂环节 |
次数 |
理答描述 |
指向性 |
有效性 |
理答 类型 |
||||
A |
B |
C |
A |
B |
C |
||||
创设情境,揭题激趣 |
1 |
真高兴呀,我们一起来喊一声“下雪啦,下雪啦!” |
√ |
|
|
√ |
|
|
D |
2 |
玩的项目可真多呀!在洁白美丽的雪地上来了一群可爱的小画家,今天我们就一齐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 |
√ |
|
|
√ |
|
|
E |
|
3 |
把小动物们都找出来了,你真会观察! |
√ |
|
|
√ |
|
|
F |
|
4 |
重复学生回答“小鸭、小鸡、小狗、小马”它们都来啦! |
√ |
|
|
|
√ |
|
E |
|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
5 |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拿出铅笔把它圈出来。 |
√ |
|
|
√ |
|
|
D |
6 |
都读正确了,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同学! |
√ |
|
|
√ |
|
|
D |
|
7 |
你读得真棒,不仅读音正确,而且声音洪亮,同学们给他鼓掌。 |
√ |
|
|
√ |
|
|
D |
|
8 |
“几”联系茶几的样子认识它,这是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
√ |
|
|
√ |
|
|
D |
|
9 |
“加”“梅”“啦”都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你真会识字! |
√ |
|
|
√ |
|
|
D |
|
10 |
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看拼音,加一加,减一减,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方法可真多呀! |
√ |
|
|
√ |
|
|
E |
|
11 |
你们读得既正确又流利,真棒! |
|
|
|
|
|
|
D |
|
品文析句,读懂内容 |
12 |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画简笔画)喜欢它们吗?那带着喜爱的语气读一读吧! |
√ |
|
|
√ |
|
|
|
13 |
他有一处读重复了,你真会倾听! |
√ |
|
|
√ |
|
|
D |
|
14 |
她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还读出了喜爱的语气,给他鼓掌! |
√ |
|
|
√ |
|
|
D |
|
15 |
奥,它们用脚踩出来的,“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我们来欣赏一下它们画的画。 |
√ |
|
|
|
√ |
|
D |
|
16 |
冬眠,你知道小动物们冬眠睡多长时间? |
√ |
|
|
√ |
|
|
D |
|
17 |
一个冬天,哪些小动物冬眠? |
√ |
|
|
√ |
|
|
D |
|
18 |
“蛙”,它吃虫子,所以带虫字旁,还有其它带虫字旁的字吗? |
√ |
|
|
√ |
|
|
E |
|
19 |
“睡”,眼皮垂下来就睡着了,我们做一做这个动作,睡着了,读“睡” |
√ |
|
|
√ |
|
|
D |
|
20 |
“参”参加,我们参加过哪些活动,能用上“参”说一句话吗? |
√ |
|
|
√ |
|
|
D |
|
21 |
我们联系自己参加的活动说出了一个个句子,这也是一种好的识字方法呀! |
√ |
|
|
√ |
|
|
E |
|
巩固升华 |
23 |
你们表演的真好,把掌声送给他们(台上同学),也送给自己。 |
√ |
|
|
√ |
|
|
A |
24 |
对,还剩下“几”“用”两个生字,它们说谁会写,我就跟谁走。下面我们观察一下,写好它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
√ |
|
|
√ |
|
|
D |
|
25 |
对,只要用心写,就会写的很漂亮! |
√ |
|
√ |
|
|
|
D |
|
26 |
你们的收获可真多!下雪后,我们也去雪地里去看看,还有那些小动物会作画? |
|
√ |
|
|
√ |
|
D |
说明:
理答类型:A单纯鼓励
E梳理总结式理答
指向性:A目标明确
有效性:A有效
教师课堂理答统计表
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项目 |
项目 |
数量 |
百分比 |
指向性 |
A |
25 |
96、1% |
B |
1 |
3、8% |
|
C |
0 |
0 |
|
有效性 |
A |
23 |
88、4% |
B |
3 |
11、5% |
|
C |
0 |
0 |
|
理答类型 |
A |
0 |
0 |
B |
0 |
0 |
|
C |
0 |
0 |
|
D |
18 |
69、2% |
|
E |
5 |
19、2% |
|
F |
1 |
3、8% |
教师课堂理答统计分析
根据课堂观察,我对教师理答进行了统计:教师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理答的次数为26次。其中,理答的指向性:目标指向明确的有25次,占96.1%;目标指向模糊的有1次,占3.8;目标指向过于明确的0次。理答有效性:有效的有23次,占88.4%;低效的有3次,占11.52%;无效的有0次。理答类型:单纯鼓励有0次,;单纯否定有0次;无理答有0次;引导式理答有18次,占69.2%;梳理总结式理答有5次,占19.2%;引导同伴理答有1人,占3.8%。
从统计来看,在本节课中,教师理答的指向性比较明确,理答的有效性较高。梳理总结式理答和引导式理答运用恰当,激励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进行总结提升和及时的引导起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积极进行有效的理答,通过鼓励式理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通过梳理总结式理答和引导式理答给学生以针对性的指导,唯有如此,才能很好的发挥理答的作用。
在统计分析中,也发现了教师理答存在一些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梳理总结式理答和引导式理答运用较多,分别占了69.2%和19.2%。尽管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总结提升和及时的引导,但是总有一种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感觉,教师的主控地位过强。引导同伴理答只有一次,生生互动,同伴互助,合作学习的形态没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能有效性地凸显出来。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减少重复无效的理答,控制理答的运用比例。教师要善于把评价、总结的权利放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生生互动,同伴互助,合作交流开拓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