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姑与村姑(101)

(2025-09-11 09:08:49)
标签:

春姑与村姑(101)

分类: 原创博文(悲情人生)
  初一(三)的班主任,亦是该班语文课的任课老师,就是人们常说的既是班主任,同时又是某一课的任课老师。作为班主任,她希望全班每个学生都不偏课,就像喜欢语文课一样的喜欢其他课,抑或是像喜欢其他课一样喜欢语文课。作为既是班主任且又是语文课的任课老师来说,班主任是否自己就有偏向?希望每个学生的语文成绩都好,甚至超越其他功课?这看似有点复杂,甚至有些牵强附会?其实一点也不。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是希望全班的学生每门功课都好,可作为任课老师,偏向语文课亦是人之常情。
  今天的语文课上,班主任出了个作文题目“我的家”,并要求在今天的语文课上完成。至于究竟是“家”抑或是“家庭”?只要有涵盖就行了,家与家庭互为涵盖,“我的家”作文题目,有学生们自己思考并写作。
  单从字面上“我的家”围绕着我的家写就可以了,至于写的怎么样?不跑题是第一要素。略作思考,或长时间思考,有学生洋洋洒洒,亦有迟迟没有动笔,还有断断续续。面对着眼前的这些学生,语文老师应该是想知道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尽管老师知道仅凭一篇作文并不能说明什么,但至少也是可以知道什么的。
  至少是全班所有的学生都交了卷,并且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老师的目的或许已经达到了。文章从没有第一,但一定是各有特色,文如其人?只是一种解释,而不是绝对。因为“文如其人”往往“其人”是注重外表,对内涵则少有关注。一个人的内涵往往是外人无法觉察到的,虽然人们往往更希望知晓的是人的内涵。一个人即便有儒雅的外表,诙谐幽默的谈吐,但未必就是人真实的内涵,因此文如其人就显然偏颇了。
  班主任老师在班级上读了春姑同学的作文“我的家”,未必就是因为春姑的作文写得很棒,或许还是因为春姑是班长,再就是作文有特色。
  “在蝉嘶虫鸣的夏夜,在萧瑟秋风中,春光明媚的春天,亦是寒风凛冽的季节,有这么一个小村庄。这里住着世世代代的庄稼人,春夏秋冬耕耘着黄土地。这个小村庄里的一个小角落,有一个三间小茅屋和一个小院子,还有三口人组成的一个家庭,这就是我的家。貌似有些简陋,但我觉得我的家非常温馨,任何一个家都应该是温馨的。
  我出生在小村庄我的家里,爸爸妈妈忠厚善良,且非常爱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仿佛隐隐约约听爸爸妈妈说过,很久很久前,春姑还有过哥哥。可从什么时候开始?再也没听爸爸妈妈说过在我春姑出生之前还有别的孩子了。如果今天有哥哥弟弟,或者是姐姐妹妹,春姑我该有多高兴。
  ……
  我家的邻居是村姑的家,哦,不说了,要跑题了。”
  或许点睛之笔就在“哦,不说了,要跑题了”。对一个初中的学生或许不必过于苛求,但至少不能文不对题?可语文老师不这么认为。
  李璐同学的《我的家》
  “我没有见过我的爷爷,听妈妈说我的爸爸就像我的爷爷,我爱我的爸爸,因为我认为我爸爸是全世界最好的爸爸了。奶奶在去世前也经常说到爷爷,想必奶奶也是非常怀念爷爷,可想而知我的爷爷一定非常慈祥,他也肯定想见到我这个孙女。我的妈妈在医院里治病救人,我的妈妈也非常漂亮……”
  李璐应该确实认为自己的妈妈很漂亮,但是在一个初中生的作文中这样的表述是否恰当?她可是实话实说的。
  “良文哥哥被妈妈送去了国外,家里只有我和妈妈两人了,我总是听别人说我的妈妈是女强人,可我怎么就感觉不到。我在都市的家妈妈布置的很温馨,但我还是觉得家里缺了点什么?妈妈应该也觉察到了。我没有问过妈妈为什么,妈妈应该也不想家里缺点什么。
  在妈妈的老家,我又有了一个我的家,我的家妈妈依然布置的很温馨,甚至比在都市里的我的家还要温馨。可是良文哥哥又不在家了,感觉到缺失的更多了。我爱我的妈妈,亦爱我的家,妈妈爱我,但妈妈又说我有点任性,任性是什么?我只不过有自己的想法而已。”以上是良明同学的作文《我的家》里面的一个章节。
  可见每个人对同一个命题作文都是有不同的描述,也就无所谓究竟谁写得更好一些,但真情亦真实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或许才是最好的。一篇文章真情流露,且不文不对题,读起来流畅应该就是一篇好文章。
  班主任亦是语文课的老师,如果让她来写“我的家”或许也就是众多学生中的一员,但她一定要胜于绝大多数的学生,因为她是老师。因此如果要是称赞一位学科老师的话,一定要赞扬她的不同寻常之处,否则称赞往往会变调。
  班主任亦任课老师在班级上宣读的学生作文,在通常意义上会被认为是优秀作文。至于春姑班长的作文是否一定非常优秀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通过老师的选读已经被认为是优秀的作文了。
  有许多的老师在给学生出作文题时,往往忽略了一些可能会牵涉到隐私的问题,例如;我的爸爸,我的妈妈,还有我的什么什么的。不知道出题时有没有想到过孩子们应该怎么写?既不文不对题,又避免有不必要的词汇与场景出现?尤其是对小学,乃至初中,甚至再往上一些孩子们的心智及理解能力,从而保证不牵涉到不必要的出现。例如李璐同学的“我的妈妈很漂亮”,这应该是一句实话,但是在孩子的作文中出现,是否就有点尴尬?学生肯定没有错,可评卷老师会怎么想,是否会干扰评分,而评分对一个学生来说则非常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