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的夜即便没有灯红酒绿,没有霓虹灯闪烁,至少也比小村庄的夜要绚丽许多。春姑一个人走在县城的街上,漫无目标。再走过一条街就是村姑的学校。村姑和自己一样也是住校,想到这里春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会不会在街上遇见村姑?但很快又自嘲的笑了,县城虽然不大,就一定可能遇见村姑?自己是否有些想当然了?这个时候怎么会想起村姑了?眼看要走到村姑的学校了,春姑会去找村姑吗?显然不会。即便两人是邻居,是同学,春姑主动去找村姑都是没有的,更何况现在是县城,众目睽睽之下,开什么玩笑呢。
尽管春姑是男孩子,但在县城的夜晚他也不敢往暗处走去,或是在人少的地方停留很久。县城毕竟不是自家的小村庄,那里是自己出生与成长的地方。而县城几乎是人生地不熟的,人们对于黑暗的恐惧应该是与生俱来的,对于春姑来说亦是如此。
春姑要赶紧回学校,熄灯铃响之前必须回到寝室,这是老师在给他准假的时候所要求的。不仅仅是女同学老师不建议晚上单独出校园,男同学也是一样,只是对男同学或许会要求不很严格,但晚上出校园还是要请假且得到批准后方可离校。春姑编了个理由,老师也准假了,但准时到寝室是一定要遵守的。春姑可不想让老师对自己印象不好,不是因为将要选班委表现自己,而是春姑原本就是很听老师话的好学生,小学是,中学时春姑同样要做一名听老师话的好学生。
春姑是什么理由让老师给自己准了假?春姑的初衷是什么?春姑或许只是想出来看看县城的夜景。县城的夜景是有魅力的,也是容易被诱惑的,对于春姑来说显而易见。县城与小村庄之间的差异这么大,春姑想过有差异,但如此大的差异春姑或许也是始料未及,想过但始终没有答案。
春姑或许真的想过去找村姑,他要告诉村姑自己的同桌是一个女孩子,很漂亮,但没有你村姑漂亮。怎么会这么想?春姑又笑了,或许自己还没有开口村姑就会问了自己的同桌是男是女了。但他很快就打消了念头,经过一家店铺的时侯,墙上悬挂的时钟提醒了春姑,他离回到寝室的时间不多了。
春姑甚至想对村姑说自己一直都喜欢村姑,但他又想到了村姑似乎从来都没有说过她也喜欢春姑,或许是女孩子的矜持吧?但村姑又喜欢管春姑叫哥哥。喜欢和喜欢叫什么并不矛盾,但两者有差异,春姑的文科成绩很好,应该还懂一点。县城的夜即便不喧嚣,还是有点迷离,黑暗藏着许多的不确定,春姑加快了脚步,快到学校了。
就在春姑异想天开的想着是否会遇见村姑的时候,村姑已经钻进了那个属于自己私人空间的小床上了。家中的床板上铺了厚厚的的稻草,而学校的床板上除了一张草席则什么都没有了,还是家里的床舒服。
班主任老师要求女孩子们晚上最好不要出门,如果非的要出门则需要请假,获得批准后方可离校。为同学们的安全着想,女孩子也懂,况且真的让女孩子晚上一个人出校园,估计也不会有人的。村姑自然也是听话的学生,再则一个女孩子,黑夜及孤身或许都是大忌。村姑更不会像春姑一样编个理由,而且居然老师也准假,而后堂而皇之地出校园。
自己的小村庄的晚上村姑都不会单独出门,那里还是她非常熟悉的地方况且如此,在这县城里人生地不熟的她更不会,也不敢单独出门,而是还是夜晚。姐姐告诉过村姑女孩子晚上尽可能不要出门,即便有伴。或许姐姐对村姑说过什么,抑或是姐姐自己的遭遇。
新学期发了许多新书,村姑要给新书都包上封皮。村姑还收到了春姑送给自己的一本硬壳的笔记本,她也准备把它包上封皮。春姑可能是准备了很久,即便村姑和春姑都在一个学校,况且现在两个人不在一个学校,所以春姑就更要送一个笔记本给村姑。一是纪念他和村姑的小学时代结束,二是对村姑的祝福,也是留作纪念。笔记本的第一页春姑写道,“赠;村姑同学,友谊长存”,落款是;“你的好邻居,好同学春姑”。
笔记本是到学校报到的那一天,两家六口人一道在去县城的路上,春姑悄悄的递给了村姑。两家的父亲挑着行李,两家的母亲走在了一起,两家的孩子自然而然的走在了一起。那不是在赶考的路上,而是在求学的路上。两个孩子自小两小无猜,现在两人在一起多说了些话很是正常。就在两家大人或许都不注意的时候,春姑递给了村姑一本小巧但很精致的笔记本。
一切都顺理成章,仿佛事先彩排过的一样,村姑没有惊讶,亦没有不知所措,她接过了笔记本顺手就放进了随身背着的书包里。没有问为什么,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仿佛村姑事先就知道春姑会送给自己什么一样。县城到了,两家人分开了,两个孩子也分手了,朝着各自的学校,抑或是各自目标而去。
春姑与村姑,一个阶段的结束,又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人生的路迥异,人生的路又相似,殊途同归?抑或是其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