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愁千路无知己

(2013-06-01 18:37:15)

莫愁千路无知己

 

200545,命遇贵人,我从坝上县城来到市里工作,命也,运也。

想起当年朋友送别时,祝酒高歌:莫愁前路无知己,就这样我怀着极大的勇气出发,一路走过,已过八个年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慨叹人生有几个八年。

有首歌唱得好:缘分前世已注定,人生难得一知己。还是让我们传越时空,回到1300年前看看唐朝著名边塞诗人高适的知己情缘。

高适,河北衡水人,在河南丘长大。少年孤贫,喜爱交游,有游侠之风格,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岁西游长安,功名未就而返。32岁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44岁与李白、杜甫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49岁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相当于县公安局局长,52岁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53岁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相当于行政秘书长,这是他生活的转折点,以后仕途遂顺,创作渐稀。55岁以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相当于政协主席,65岁卒。

47岁那年冬天,生活在河南睢阳的高适与著名琴师董庭兰相识,相似的生活命运使他们很快成为知己。董庭兰的一曲《高山流水》,唤得高适吟出千古名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生活困顿的高适以开朗的胸襟和豪迈的语调把伤感的离别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无独有偶,再过80天,正好会迎来我47岁生日,不知道我的下一个知己是谁?(201306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泥泞留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