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
(2012-12-09 17:34:45)
标签:
杂谈 |
出淤泥而不染
大家是否还记得上中学时,我们曾学过一篇名为《爱连说》的文言散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文章结构严谨,笔意超越,言简意赅,情景交融。短短一百一十九个字直接道出北宋学者周敦颐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尤其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更是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俗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已成为千古名句。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写莲颂荷的文章书画可谓浩如烟海,但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还是这句“出淤泥而不染”,莲花这种品质不但倾倒了世间之君子,而且禅宗大德更是把莲花作为佛教的象征标志。
为什么莲花具有如此品质,古人限于认知的约束,不能深究其理,但也被她的表象而折服和沉醉。今人借助科学手段,观察莲花荷叶表面,也一度认为荷叶表面覆盖着一层极薄的蜡晶体,其实还是没有得到事物的真谛。
直到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万达·比德斯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对荷叶神奇特性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用万达博士的话说,“如果你用肉眼观察这些荷叶与其它叶子并无区别,很漂亮的绿色,表面上好像涂上了蜡一样。荷叶不但不会沾上灰尘,没有什么东西能附着在它的表面,而且水珠也不例外,水珠滚落的同时也带走了灰尘。荷叶的这种神奇的自我清洁能力,远远超出了我们人类的一般认知。”
研究团队用超级显微镜对荷叶表面放大1000倍,看到的结果是荷叶面上有无数的凸起和凹陷,并且覆盖着细小的绒毛。我们用肉眼观察荷叶,永远也不会相信看起来如些平滑的叶面实际上是那么粗糙,人类只有慨叹大自然的设计是多么错综复杂。
荷叶表面上的粗糙结构让水和灰尘只能悬浮在叶面上方,一滴水只有不到1%的部分接触到了叶面,这种天然的自我清洁能力启发了万达的研究团队,他们模仿显微镜下荷叶的粗糙叶面在瓷砖上做了覆模处理,经过处理的瓷砖可以抖落灰尘,就像荷叶一样。现在他们正在研发一种保持清洁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包括宇航服和航天飞机本身等各个方面,荷叶激发了不沾技术的革命。
古人把莲花喻君子,今人用莲花做科研,其实理性是相通的,任何附着在事物外表的东西都不是事物本身,就像荷叶表面不会有蜡晶体一样,我们误认为的蜡晶体其实就是荷叶的组织。所以说对于人而言衣物钱财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在佛家眼里我们的肉体甚至也成了承载我们思想、灵魂、意念的一副臭皮囊。
从万达博士的研究可以看出,做一个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是多么的难,不但从外表看平滑顺溜漂亮,更重要的是思想念头、灵魂意念要有超出世俗的凸凹不平和粗糙绒毛,才能确保名利这些灰尘不得侵蚀我们做一个君子的原则。
面对当今浮躁的现世社会,科研成果验证了古人的追求,谦谦君子要想出淤泥而不染,科学研究给出了最完美的答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