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悟空的师傅到底是谁?

(2012-10-30 09:25:22)
标签:

杂谈

孙悟空的师傅到底是谁?

 

看到这个题目大多数朋友可能会脱口而出:唐僧,可我们今天探讨的是教给孙悟空本领的那个师傅,看过《西游记》原著的朋友一定会说菩提祖师,要再问菩提祖师是谁?答案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实这些问题是前一段时间儿子与我谈《西游记》的疑问时提出来的,为什么吴承恩把菩提祖师写的那么神秘,只在小说第一回和第二回出现,教会孙悟空本领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是吴承恩无意疏忽,还是故意留下悬念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我决定拿起原著,通读《西游记》。

每天一回,不知不觉三个多月过去了。说真的如果不持怀疑的态度去读,那么看《西游记》基本上是看红火热闹,故事情节大致是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经一地、师傅受难、徒弟解救的循环往复。对于这个问题我重点把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第五十二回《悟空大闹金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第六十七回《拯救驼罗禅性稳 脱离秽污道心清》进行了精读,下面把我对孙悟空师傅是谁的看法与大家分享,不一定对啊!

首先,把我的观点亮明:孙悟空的师傅是如来佛祖,即释迦牟尼尊者或南无阿弥陀佛,菩提祖师只是如来佛祖的化身或是他的前身。然后再找一些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这不就是典型的三段论吗?

论据之一:作者吴承恩大约出生在明孝宗弘治十三年(即公元l500年),他很年轻的时候起就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秀才后,便屡遭不利。从他才学来看,字和文章都写得不错,但直到嘉靖二十三年(即公元l544年),他才中了岁贡。在母亲和妻子劝说之下,于嘉靖二十九年(即公元l550)入京候选,这时的吴承恩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他入京的这段时间正是奸相严嵩当国,与他儿子严世蕃操纵权柄的时期。而明世宗嘉靖崇奉道教,迷信道士和道术,常年不理朝政,却在宫里设坛建醮,道士邵元芦竞当了礼部尚书,可见当时朝政的混乱状态。吴承恩等待吏部候选整整三年,其结果仅获得了浙江长兴县丞的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副县长,一年后回京任刑部主事。在京的几年亲见亲闻,使他深刻认识到社会的黑暗面,并对道教产生不满。吴承恩对科举功名的热衷,迎来是失败的结果。在这样情况下,佛经给了他安慰,佛教用清静沉思、忍受屈辱的方法使他大彻大悟。

任何伟大的作家不管写作背景是什么朝代,都会通过文字反映社会现实,他的文章才会流芳千古。《西游记》的写作背景是唐朝太宗李世民时期,故事是在肯定佛教前提下展开的,基本上是一部佛教打败道教的记录史。吴承恩通过文学手法借古讽今,揭露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在塑造主要人物孙悟空时,构思巧妙,先以道教的教法获得通天的本领,然后大闹天宫反抗天庭,最后由佛教收皈修成正果。我相信吴承恩这位伟大的作家是不会犯让教会孙悟空通天本领的重要人物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样低略的错误的。

要想使孙悟空按这一思路完成人生旅途,吴承恩必须安排一个即通道教又通佛的顶极人物来控制全局,如来佛祖是最合适的人选,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尤其是亦道亦佛这个角色非他莫属,因为如来佛祖在未修成仗六金身前,名为接引道人,是西方教道教的掌门人,后来成立佛教,佛道两家全通。如果让如来佛祖直接出任孙悟空的师傅有嫌制造混乱,也不符合佛教精神。所以只好让如来佛祖化身菩提祖师,把制造混乱的责任推给道教。这是从作者创作的需求找出的证据。

论据之二:孙悟空学艺来到西牛贺洲地界,不对,那时应该叫美猴王。他按樵夫的指引步入灵台方寸山,见一座洞府,挺身观看,但见:“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随见,金师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他回头见一石碑,约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书“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十个大字,高兴的他跳上松枝梢头摘松子吃了玩耍。

以上是《西游记》第一回对灵台方寸山的景色描写,下面再看第五十二回孙悟空胜不了青牛精兕,为求见如来佛祖,他寻到西牛贺洲天竺灵山来。虽然是十万火急赶来,但他驻足观看灵山景色,似曾相识:“灵峰疏杰,迭嶂清佳,仙岳顶巅摩碧汉。西天瞻巨镇,形势压中华。元气流通天地远,威风飞彻满台花。时闻钟磬音长,每听经声明朗。又见那青松之下优婆讲,翠柏之间罗汉行。白鹤有情来鹫岭,青鸾着意伫闲亭。玄猴对对擎仙果,寿鹿双双献紫英。幽鸟声频如诉语,奇花色绚不知名。回峦盘绕重重顾,合道湾环处处平。正是清虚灵秀地,庄严大觉佛家风。”直到比丘尼尊者招呼他才回过神来,毕竟他离开菩提祖师已经约有一千年的时间了,看着和灵台方寸山一样布局的天竺灵山,动物、植物是如此的相似,灵台方寸山的松、柏、篁,这里看到两种,加上九十八回见真如时见到篁正好不少。灵台方寸山的鹤凤猿鹿狮象六种动物,这里看到四种,恰好是后面的狮象到狮驼国为妖去了。唯有不同的是多了一座山巅上的雷音寺。这样的场景已致于孙悟空把救师傅的大事都抛到脑后,我想他一定和我们有着同样的疑惑:难道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这是从两山地理环境找出的证据。

 

论据之三:第二回里孙悟空承受菩提祖师学艺,祖师是打暗语教的,悟空悟破玄机,半夜子时,跪在祖师床前求教,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祖师由此开始秘授,悟空由此开始得道,皆起于这最初的“此间更无六耳”。这是他和祖师两人间的秘密对话,绝不可能有第三人知道。

可是到了五十八回,因假猴王的困扰,孙悟空第二次来到雷音寺,要如来与他辨明邪正。如来先已对大众说了这是他生的二心,但如来正欲道破,忽又笑道: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如来说的这个六耳猕猴,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听说过,因为这是如来杜撰的。如来为什么不编个别的名字,而偏偏要说是“六耳”呢?因为说出“六耳”,就是说出了“本象”,孙悟空听了大惊,这时他确信如来就是菩提祖师。这是从如来佛祖口中泄露出的证据。

 

论据之四:我们还是看第二回里,孙悟空学到了本领,只因在别人面前卖弄,就被菩提祖师逐出山门,并说:“你此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孙悟空回去后会惹祸端,菩提祖师预测如神。因为一般师傅带徒弟都是一教他怎样做人,二传授本领,三是临行前送兵器法宝。而菩提祖师即没有教他如何为人,又没有送他半件兵器法宝,只教了他惹祸的本领和逃命的本领。这说明菩提祖师就是要他去惹祸的,有了逃命的本领就是为了日后有用。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任凭你怎么惹祸行凶都是可以的,但只有一条是不允许的,绝对不能说出你是我菩提祖师的徒弟。这正好应证了吴承恩为佛教推脱责任的创作思路。

再看第六十七回,七绝山一个老头问道:“你是那方人氏?姓甚名谁?有何手段?”孙悟空笑道:“我祖居东胜大神洲,花费果山前自幼修。身拜灵台方寸祖,学成武艺甚全周。也能搅海降龙母,善会担山赶日头。缚怪擒魔称第一,移星换斗鬼神愁。偷天转地英名大,我是变化无穷美石猴!”其中“身拜灵台方寸祖”这句,明摆着孙悟空违背师训把师傅交代出来了吗!难道他不怕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吗?因为他明白为什么不能说出师傅的真正原因,因为他明白了如来佛祖就是菩提祖师,因为他现在就是如来佛祖的徒弟。这是从孙悟空口中泄露出的证据。

 

论据之五:我相信不管我们那一代,在儿童时期最喜欢的就是《西游记》大闹天宫这几回戏了,那么天宫里到底住着些什么人呢?答案是玉帝和一大帮神仙们,大家都知道神仙就是道家的。孙悟空反抗天庭,其实反的是道家。如果孙悟空的师傅是道家的要人,那他有必要让他教出高徒反对自己吗?给自己找天大的麻烦吗?所以他的师傅是佛家之人。

再看孙悟空大闹天宫后是谁来收场的?是如来佛祖。孙悟空在灵宵殿外被三十六雷将围困,眼见不支,继续打下去孙悟空可能遭遇不测。如来佛祖赶来暗示孙悟空不要再打,否则必遭道家毒手。但孙悟空没有听懂,如来佛祖只好轻轻的把他压在五行山下,还用上了六字大明咒来保护他的安全,五百年道家神仙近不了他的身边。如果如来佛祖是真心保护天庭,为什么不在抓住孙悟空后交给玉帝处理?这只能说明如来佛祖是承菩提祖师一脉完成孙悟空的人生布局,其实如来佛祖和菩提祖师就是一个人。这是大闹天宫反应出的证据。

 

通过以上五个证据,我坚信孙悟空的师傅就是如来佛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告别长青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