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版):村口

(2014-12-31 13:21:36)
标签:

谢谢编辑

分类: 感悟励志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版)

2014年第11期

编辑出版:中华活页文选(高一版)杂志编辑部
主办:中华书局
出版周期:月刊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ISSN:1009-7279

本期目录

                                                       村口

                                                          文/代连华

    村口,就是村子的入口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如果是都市,那么入眼既是繁华;如果是乡村,那么入眼既是村口。当你风尘仆仆归来,远远地就能望见炊烟笼罩的村口,那么的熟悉而亲切,所有的疲惫瞬间消失。村口就那样随意敞开着,像妈妈的怀抱,迎接着归来的游子。

 

    村口总会有些标志性的风景。也许会有一面土坯墙,上面写着标语,字迹早已模糊,墙下有玩耍的孩童,吸烟的老人;也许会有一口摇把的老井,井边长满苔藓,木制的井把光滑闪亮,长长的井绳垂向深井中,透着幽幽凉意;也许会有一块巨大的磨盘,早已弃置不用,上面蹲着几只觅食的小鸡;而更多的村口,常常会长有一颗高大的老榆树或者垂柳,枝繁叶茂,树冠如伞,伞下坐着悠闲的村民,温馨而有趣。

 

    是的,我生活过的小村庄,村口就有一颗老榆树,树干黝黑,树纹纵横交错,树高几十米,数不清的枝杈蓬蓬勃勃地生长着。老人们说,这树已有百年的历史了。

 

    每到春暖花开时,村口的老榆树上结满了榆钱儿,一串串嫩绿的叶片,随风摇曳,那时常和小伙伴们爬上去,挑那最好的榆钱儿撸,一边撸一边往嘴里送,榆钱儿嚼起来甜丝丝的。而树下的老人们则不停地嘱咐着,小心些别糟蹋了树呀。长在村口的树,是村庄的守护者。

 

    村口总是最热闹的。夏日的晚上,风儿轻轻吹,孩子们早已经聚在那里,听爷爷讲故事,听得最多的是《杨家将》和《西游记》,而我最喜欢听爷爷讲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牛郎和织女就是在老榆树下相遇的,会不会就是村口的这颗老榆树呢?

 

    村口就是村庄的眼睛,每一个路过它的人,都要经过村口,而经过村口就能受到热烈欢迎,或坐或站或蹲的人,都会用惊讶的眼睛望着你,仿佛在说,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记得有一年,从未见过面的姥爷捎信来串门,我蹦蹦跳跳地去村口接,每看到一个陌生人,我都会凑上去问,结果都不是。当我哭哭啼啼地转回家,却发现姥爷正和爷爷在喝酒呢,我哭得更凶了。原来,姥爷是从山后面转过来,并没有走村口。

 

    曾经的村口,寄予了多少人的期盼与渴望,许多人从村口走出去,再回来却有着复杂的心境;也有人从村口走出去,却再也不曾归来。

 

     村口常常站着孤独的身影,盼望着亲人归来,也盼望着友人归来。“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凤翅山中思本寺,鱼竿村口望归船”。唐朝诗僧皎然,前去拜访好朋友茶圣陆羽,结果陆羽外出而不遇,惆怅的皎然只好站在渔村的村口,盼望着陆羽坐船归来。小小的村口,见证了诗人与茶圣的真挚友情,令人感慨不已。

 

     村口是滋生思念、牵挂和企盼的地方,也是守望幸福的地方。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想起故乡,就会忆起那熟悉的村口,那是此生最温暖的驿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