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郴州日报:乡村戏台

(2014-03-31 17:31:14)
标签:

谢谢编辑

分类: 往事如花

郴州日报:乡村戏台

                             乡村戏台

   /代连华

戏台在乡村,有一种特殊的标志。那时,无论村子大小,若能拥有一座戏台,村里人便很有光彩,说起话来底气也足。有戏台,证明村子比较富裕,还可以请人来说书唱戏。而没有戏台的村子,自然就矮三分,前来观戏时,人也要自觉地靠后。


有戏台的村子是热闹的。小时侯,被父母寄放在奶奶家,而奶奶家门前,就有一座长宽见方的戏台。戏台是用青砖砌成,有半人高,戏台上面围着木栅栏,两张已经看不清颜色的木椅子,一直摆在戏台中央。因为年代久远,戏台已经斑驳不堪,有的地方青砖已经掉落,于是就用黄泥填充着。


每到夜晚,戏台周围坐满了村民。老人们吸着长长的旱烟袋,闲谈着庄稼的播种与收成,小孩子们在戏台周围打闹。年轻人耐不住寂寞,跟在村长后面央求着请人唱戏。因为请来戏班唱戏,就会有外村的姑娘小伙子们来看戏,也为他们创造相识机会。村长耐不住磨,于是就着人去请戏班。


那时的戏班,不是很正规,多是各村闲人或者是没有耕地的外乡人,他们组成戏班子,一年四季奔波在村庄甚至田间地头,挣些收入以养家。


戏台突然间变得神圣起来,村里人会将戏台上下打扫干净,还要洒些水以压住灰尘,小孩子们等不及,早早就拿了小板凳去站地。因为离得近,我常常要用几个小板凳,为家里人占地。


戏台后面,用破布拉起一块地方,是供唱戏人换衣服的。小孩子们好奇,常常掀起布帘向里望,结果招来责骂。有村民炒了瓜子和花生,前来兜售。那时没有饮料和冰棍,只能打来几桶深井里的水,放在一旁供解渴。


小小的戏台,让村庄变得沸腾了,欢笑声传出很远。


开戏的锣鼓敲起,戏台周围安静下来,脸上涂着浓浓色彩的戏子依次出场。那时唱的多是《大西厢》《白蛇传》等,小孩子们不喜欢。如果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则喜欢看孙悟空在戏台上不停地翻跟头,因为戏台年久失修,孙悟空蹦得尘土飞扬,真有腾云驾雾之势。


夜深人散,戏台终于安静下来。喧闹过后,却是无尽的孤独与寂寞。


后来,村里有了电视机吸引眼球,戏台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有人会在戏台上抽出几块青砖自用,戏台逐渐垮塌下来。再后来,回到故乡,戏台已经不复存在。


有一年,在南方一个小镇逗留,夜晚逛到河边,却见一座戏台高高矗立着,戏台是那种木制的极坚固。有几位演员着了华丽的戏服,依依呀呀地唱着,因为是方言,自然听不懂,但那古老的戏台,却在瞬间唤起尘封的记忆。那些与戏台有关的往事次第涌上心头,直逼出我的眼泪来,原来故乡的戏台,从不曾拆除,它一直深镌于内心深处,成为永恒的记忆。


乡村戏台,是枯燥岁月里最温暖的守望。

郴州日报:乡村戏台

http://chenzhou.gov.cn/shuzi/20140331/index.htm

《郴州日报》第9版文学2014年3月3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