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宜宾晚报:红尘亲切

(2014-03-05 17:25:00)
标签:

谢谢编辑

分类: 感悟励志
     有删改,贴篇原文上来

宜宾晚报:红尘亲切

                          红尘亲切

                                   /代连华

    有一位女孩,大学毕业后不停地应聘工作,结果屡屡碰壁,人生不如意,男友又移情别恋。女孩受不了打击,给父母留遗言:“我已经看透红尘再无留恋”,然后喝药自杀。当我们在医院里见到女孩时,身体虚弱的她正大口喝着鸡汤,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


    “当我触摸到死神的瞬间,却对红尘滋生出无限的眷恋,我想起依偎在父母身旁的幸福,想起亲友的关爱还有朋友们的祝福,我就不想死了”。女孩在最后一刻,拨打了求救电话。


    红尘是什么,能否看透?最初的红尘一词,出现在东汉史学家班固的《西都赋》:“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大意是说:“热闹喧嚣人流扬起的尘土(红尘),从四方合拢,充满全城,尘土与烟云都连在一起”。后来“红尘”演变成了“繁闹尘市”,作“人世间”解释,而佛教也多次以”红尘“喻凡俗尘世。如此,红尘指的就是世间,纷纷扰扰的世俗生活,充满了烟火的味道。


    出生即入红尘,不曾走到生命的尽头,怎敢说看透红尘?


    一位身家上亿的朋友,因为投资失利,而变得一贫如洗。曾经的觥筹交错不复存在,昔日的朋友们渐行渐远,就连妻女也因失去优越的生活而迁怒于他。朋友心灰意冷,不顾年迈父母的哀求,执意遁入佛门。朋友对父母说:“红尘里已经没有可留恋的地方,你们就当没有生我这个儿子吧”。半个月后,朋友从高山古刹归来,虽略显沧桑但精神却极好。没等我们发问,他自己便讲起来。


    寺庙里的高僧与他相约,带发修行一个月,如对红尘没有眷恋就剃度出家。白天诵经念佛,夜晚孤灯独卧。朋友开始想家想父母,甚至想起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瘦弱的母亲背着他翻山越岭去就医。母亲曾气喘吁吁地说:“儿呀,娘走不动的时候,你会不会背娘呢”?朋友流着眼泪说:“名利又算得了什么,我曾答应过要背娘的”。


    其实,即便没有对母亲的承诺,朋友还是心有眷恋。佛门清静之地,是无法让一颗心静下来,那些红尘里的种种过往,无不触及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纵然人静心却不静。再绝决的红尘,也依然会透着温暖。


    大侄七岁,上小学,背乘法口诀时不得要领,背了N遍依然背不出。我无可奈何地说:“宝贝,我小时候若向你这般笨,早自杀谢罪了”。大侄很认真地看着我:“自杀是不是就活不成了”?我点头。大侄的眼睛瞬间亮了:“那我想自杀,这样就不用背乘法口诀了”。


    我悔得真想抽自己,怎么可能这样误导小孩子呢?就在我的大脑飞速转动,想着如何再将大侄拉入人间正道之时,这小子恋恋不舍地问道:“如果自杀就看不到动画片了,对吗?也吃不着奶油蛋糕了,对吗”?我鸡啄米似地点头。大侄很无奈地说:“我还是活吧,我还想看动画片还想吃蛋糕呢”。然后,便极其痛苦地开始背乘法口诀了。


    在孩子眼中,虽然不懂红尘里,太多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但美食与动画片,让红尘变得可爱而又美好。


    红尘总是滋生着太多的无奈,红尘却还蕴藏着太多的留恋。那就在红尘里,痛并快乐地生活吧,身入红尘不是客,是主宰这红尘的主人,在纷扰的世俗里,品味生活享受亲情。如此,大千世界滚滚红尘,如风拂面温暖亲切。

宜宾晚报:红尘亲切

http://ybwb.newssc.org/page/107/2014-03/03/08/2014030308_pdf.pdf

《宜宾晚报》第4版闲情2014年3月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