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年》2014年第1期:那些生命里的暖

标签:
谢谢谷编辑 |
分类: 感悟励志 |
谢谢谷编辑,新年伊始,总是给予我惊喜,深谢
为了爱情,她从城市来到偏僻的小山村,只为与驻军在这里的他相守。
山村偏僻,孩子们上学要走出十多里地,很不方便。为了打发时光,她教孩子们识字画画。渐渐地,附近的村民也把孩子送过来,小家变成临时学校,有人建议她收费,她却不肯。
虽然辛苦,她却坚持着。爱人升职,继续驻守,而他们的孩子也出生了。她一边照顾儿子一边继续教学。
再后来,他们有了回城的机会,准备离开小山村。孩子们堵在家门前,不肯让她走,附近的村民也赶来相求,面对那一张张渴望的脸孔,她忍不住哭了。最后,她继续留在小山村执教,爱人支持她,每星期都要驱车百里与她团聚。
我是在博客里,与她相识的。她上传了许多图片,都是她和那些孩子们的,孩子们簇拥着她笑得很灿烂。
我留言,是不是很辛苦?她说,不苦,孩子们的笑容让她很开心。我深深地祝福她,因为她的暖如春风细雨,滋润了干渴的心田,才会令孩子们的笑容如花般绽放。
那天,她值夜班。有人送来一位急病患儿,她忙准备手术。再转身,却不见了患儿的父母。为了一条生命,她果断地做手术并成功地挽救了患儿的生命,但康复却需要一段时间。
因为收治重患,且拖欠医药费,医院领导很不高兴,责令她自行处理。她只好垫付医药费,并把孩子抱回家。
家里多了小妹妹,让女儿极不开心,认为妈妈不爱她。爱人虽理解,却无法忍受患儿半夜的啼哭。双方老人赶过来,劝她立刻送走患儿。
她清楚,患儿的病要尽快做康复,不能送走。她要上班,只好求父母过来帮忙,爱人住到单位去,女儿上学则常常迟到。平静的生活变得忙乱不堪,她咬牙坚持着。渐渐地,小女孩康复并健康成长。
一天,一对夫妇找上门来,痛哭流涕地认孩子。她哭得撕心裂肺,女儿更是拉着小妹妹的手不肯松开,爱人冲那对夫妇大发脾气。最终,她还是把孩子还给了他们。
当记者前来采访时,她拒绝了。“不要将此事公诸于众,不要让那个小女孩,得知自已有过被遗弃的生命历程,长大后,她只会记得这个世界是温暖的”。
他的修车铺地处繁华,生意兴隆。
那天,他骑摩托车不慎撞上一位年轻人,他将伤者送去医院。伤者极重,他卖掉住宅加上存款,才保住伤者生命,但伤者却再也无法正常行走。那受伤的年轻人,是从乡下来城里打工的。
他变得沉默寡言。一家人吃住在修车铺里,艰难度日。亲朋好友劝他,官司了结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好在还有修车铺,可以从头再来。他的眼前,却总是晃动着跛腿的年轻人。
后来,他执意去乡下,找到那位跛腿的年轻人。他教年轻人修车技术,认认真真地,他希望年轻人学会手艺,然后能谋得一份职业,以后不为衣食而忧。他对不理解的家人说:“车祸是无情的,但人心却应是暖的”。
下岗后,她开家养老中心,收养几十名老人。
她对老人们嘘寒问暖,可老人们眼里却流露着寂莫,他们渴望与自已的儿女相见,有的几个月,甚至一年才能见上一面,每次都是来去匆匆。
她知道,老人们心里渴望亲情渴望儿女们的关爱,但怎样才能让老人们舒心呢?
渐渐地,养老中心的电话突然间多起来。每位老人都会接到儿女们打来的问侯电话,有些儿女也会抽出时间来看望。老人们彼此见面的话题都是,“你儿子(女儿)给你打电话了吗?打了,孝顺着呢”。可老人们却不知道,她为此付出了许多心血。
她不停地拨打电话,讲述老人们的艰辛和不易,希望儿女们常回来看看。她拿出钱,为那些不肯打电话的子女充话费。她的善良终于感动了那些儿女们,蒙尘的孝心重又回归。她笑了,笑容很温暖。
有些平凡的生命里,常常蕴藏着许多暖,就像春天里的微风,冬天里的阳光,直抵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那些生命里的暖,也许很微小,但却足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如此,心中有暖,俗世不寒。
2014年第1期《山东青年》用稿
贩卖“撒哈拉风情”,85后女孩沙画瓶里构筑财富梦/李蕊娟
寻找探寻的眼睛/段奇清
借一段苦难渡自己/朱成玉
那些生命里的暖/代连华
一句话的温暖/侯成成
6000余次失败过后/柯玉升
当披萨“化身”名画/崖峰小树
李刚和他的“国标油条”/张达明
帮保镖征婚的总统/郭龙
一首歌拯救一条河/张红梅
人生的大生意/王者归来
一个13岁少女的48000盒甜饼/牧徐徐
不要只描绘美好的蓝图/张鹰
逆向思维,海阔天空/付体昌
ZARA:快出来的时尚/仲润民
把“无人机”引进餐厅/佟才录
把床垫当银行/李庆桂
打准创新这颗子弹/张珠容
让每个零件都开口说话/陈亦权
总统搭台,他们唱戏/苏雪莲
当市长“捉襟见肘”时/龚细鹰
让对手先赢/古保祥
猴子不舒服/罗强
《山东青年》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