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日报:黄连有多苦?

标签:
谢谢编辑 |
分类: 今夕何夕 |
常常会有这样的时刻,当生活遭遇挫折或前途黯淡之时,有人会说命苦如黄连,仿佛世间的悲苦只有到了黄连那里,就是苦到头了。那么,黄连有多苦呢?
小时候常和爷爷去田野里割草,在那葱茏的杂草中,有一种小黄花娇柔绽放,每次都要采下来戴在发间。爷爷说:“不要蹧塌了,那是顶好的药材呢”。有一次,我口内生疮无法进食,爷爷去田野里采回那种开着黄花的植物,放入泥罐里熬成汁端给我。喝一口,苦呀,不肯再喝,被爷爷强行灌入。如此几次,口疮痊愈。后来知道,那种开着黄花的植物叫黄连,是一种中药,并且能治好多种疾病。那时还小,不知世间有多苦,却知道黄连有多苦。
闲来乱翻书,才惊觉,世人只知黄连苦,可谁又知黄连的心里有多苦呢?彼黄连不是药,而是活生生的人,一个憨厚耿直叫黄连的男子。相传在四川的凤凰山上,住着一位陶医生,陶医生常年行医治病,就雇用一位叫黄连的后生种药。陶医生的女儿叫陶雯,长得乖巧伶俐。有一次外出踏青,陶雯发现一种开着黄色小花的草,就采回来栽种。黄连喜欢聪慧的陶雯,却不敢言明。
而此时,一场瘟疫降临,陶雯也不幸染病卧床,黄连急得到处寻医问药。最后,黄连想起园中开花的野草也许能治病,就采下来熬成汤药。陶雯喝过几次,竟然病愈。她对黄连说:“这是一味好药,可惜太苦了”。而暗恋陶雯的黄连伤感地说:“我苦等一个人却没等到,也许和我的命一样苦吧”。后来,黄连在采药时摔下山崖伤重而亡,陶雯为纪念黄连便把这味中药叫做黄连。
黄连苦,却是良药。《神农本草经》上记载:“黄连,味苦,性寒,主治热邪目痛,眼角损伤流泪,具有明目功效,长期服用有增强体力及记忆力的功效等。良药苦口利于病,却不能医治心病,解铃还须系铃人。
和一位90后女孩聊天,她讲自己的故事。做生意失败,推销产品遇冷眼,心爱的男友离她而去。打击如狂风暴雨袭来,让她猝不及防。就在女孩万念俱灰时,母亲打来电话,外面苦,就回家吧。想起温暖的家,慈爱的父母,女孩擦干眼泪,坚持梦想并终获成功。我问女孩,那些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女孩笑着说:“身在苦中已不觉苦,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耐心等来最后的甜”。
有一年和记者朋友去林区,采访一位护山老人。老人住着土坯房,房前有一座菜园,已是深秋,园内凋零,但房檐下却热闹非凡。房檐下悬着许多金黄的玉米,大把的稻穗,圆圆的向日葵。目光所及处,竟发现熟悉的身影,一束束黄连用草绳捆扎,安静地悬挂在屋檐下。面对镜头,老人微笑着说:“守了二十年的山林,对这里的草木已经有了感情,虽然生活不便但也不觉得苦”。我对老人心生敬意,觉得老人就像山里的黄连,植根于深山中不张扬不浮华,却有着最坚韧朴素的品格。
所有的繁华绚烂之后终归于平淡,所有的痛苦咀嚼过后终会品出淡淡的甜。而生活就是先苦后甜,即有苦尽甘来的期盼,也有苦中作乐的随意,吃得苦中苦战,方为人上人,吃尽苦中苦,才更珍惜甜。如此,人生才有意义。
黄连有多苦?谁也说不清,但苦尽甘必来,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如此,置身苦海之中又如何,只要心里固守甜蜜的希望,那么所有的美好都会拥胸入怀,生活比蜜甜。
http://221.1.80.11:81/new_sgrb/html/2013-11/23/content_163719.htm
《寿光日报》第02版人文弥水2013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