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文摘》经典:让“垃圾”畅游大海

标签:
谢谢编辑 |
分类: 感悟励志 |
2013年3月的一天,著名水城威尼斯市区,突然漂来一堆垃圾,奇怪的是这堆垃圾不仅没有被清理掉,反而受到欢迎。无论在哪里,垃圾总是不受欢迎的,为什么在威尼斯却受到欢迎呢?
考利是位美国街头艺术家,也是一位环保志愿者。有一天,她和朋友带着孩子们驱车去海边游泳。碧波荡漾的大海,清澈无比,但却时时飘浮来一些垃圾,有废弃的轮胎,塑料袋,还有床板等。环保工作船,不停地打捞着垃圾。
考利感叹地说:“这些垃圾如果废物利用,还是有价值的”。朋友笑着说:“是呀,如果它们不是垃圾而是一条船,那就可以畅游大海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考利盯着漂浮的垃圾:“那就用这些垃圾造出一条船来,让垃圾正大光明地畅游大海吧”。朋友以为是玩笑,没想到考利却认了真。
回家后,考利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用垃圾来造船,让垃圾从此畅游大海,一起实现梦想吧”。帖子得到许多人的支持,有艺术家有建筑工程师,还有环保志愿者等。很快,考利就成立起一支由三十人组成的特殊“建筑团队”,准备建一条名副其实的“垃圾船”。
考利和团队成员开始四处收集可利用的垃圾,诸如胶合板,废弃的轮胎等,有的成员日夜赶工设计图纸,有的成员则拿来电机及电锯等工具。
而此时,考利却接到居民投诉,不允许在人员密集地堆放垃圾,否则将被处以巨额罚款。几十吨的垃圾,该运往哪里呢?考利很焦急。
为避免罚款,考利和团队成员只得将垃圾,从美国运往中欧南部的斯洛文尼亚。垃圾有了存放地,可是想要造船,却又遇新阻力。三十多名成员,没有人造过船,更何况面对的是各种形状不一的垃圾。造船陷入僵局,有些成员准备打退堂鼓。
考利在网上发布帖子,希望能找到会造船的工程师。跟帖的网友很多,但大多冷嘲热讽。“用垃圾来造船,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如果垃圾能造船,那我就用餐具造火箭,”有些网友则表示担忧,“垃圾造的船能否下水,是否会对海洋造成新的污染”。
面对跟帖,考利细读并耐心回帖。有位网友给考利提出建议,既然是用垃圾来造船,那么废弃的小船也属于垃圾范畴,何不利用旧船做些参考。考利大喜,马上搜罗旧船。在斯洛文尼亚的萨瓦河边,恰好有一条刚刚打捞出来的废船,考利软磨硬泡要来了那条废船。
建筑团队首先把垃圾进行除污处理,然后再根据垃圾的形状,进行组装。成员们各显其能,历时六个月的紧张制作,一条由垃圾做建筑材料的船终于峻工了。许多人慕名而来,观赏这只垃圾船。
垃圾船总长为十六米,共分三层,上下楼梯是有旧床板组装,方向盘用的是旧车轮,船上坐椅是用旧沙发改造,而船帆则是用床单和窗帘撑起。“垃圾船”看起来形状古怪,但却坚固结实。
考利兴奋地把“垃圾船”上传到网上,让网友们分享着他们的成功。有网友建议考利,一年一度的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即将召开,何不去参展?
于是,考利率领团队成员坐上垃圾船,一路行驶,顺利到达威尼斯,虽然他们没有接到邀请,但是,听说他们的船是利用废弃物建造而成,所以受到了当地人的热烈欢迎。
面对记者采访,考利坦言:“创新是事业成功的源泉,只要你敢想,即便是废品垃圾也可以创造非凡的价值。而我们不仅创新,也最终实现了梦想,那就是让垃圾畅游大海”。
生活的最大乐趣就在于不断创新,而成功寓于创新之中,勇于创新,才是成功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