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宜兴日报:两脚书橱走天下

(2012-05-14 14:32:06)
标签:

谢谢编辑

杂谈

分类: 今夕何夕

    宜兴日报:两脚书橱走天下
                           两脚书橱走天下

                                             文/代连华

    最早听到“两脚书橱”这个词,是在童年。小时侯是在爷爷家长大,当时爷爷家里收留了一位无家可归的失明老人,我们叫他苗爷爷。那位苗爷爷穿道袍,梳发髻,须发皆白。每到夜晚,爷爷家会聚来许多邻居们,都是来听苗爷爷讲评书的。

    苗爷爷讲《三国》论《水浒》,博古通今。双目失明的苗爷爷虽然讲古论今,却一个字都不识。他满脑子的学问都是听来的,每走一个地方,他都虚心地听别人讲,然后记下来,重新理顺好再讲给别人听。

    爷爷说,苗瞎子是位能人,两脚书橱走天下。爷爷说的两脚书橱,就是指一个人可能一个字都不认识,却不代表他什么都不会,脑子里依然贮藏着知识和智慧,那种智慧经过日积月累,反而更加浓厚而绵长。

    那以后长大一直到现在,我从来不敢去慢怠那些不识字的人,说不定其中就有一位是靠着“两脚书橱走天下”,博古通今之人。

     读蒲松龄的《聊斋》时,知道这位善长写鬼故事的大文豪,许多故事素材竟然也是来源于那些“两脚书橱”之人。那时蒲松龄常常背着布包,里面装了纸墨笔砚,游走于乡村野屯,大树下,古庙里,他聚精会神地听那些乡野之人,讲一些奇异的故事,然后搜集整理出来,就成了我们现在读的《聊斋》。也许讲《聂小倩》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也许讲《龙飞相公》的是一位老伯。

    有一年住在租来的房子里,房东是位年过半百的阿姨,人很和善。当时小屋里住着一对新婚夫妇,因为财产问题,两个人常常吵架,那位阿姨不辞辛苦地登门劝说。阿姨笑呵呵地劝:“不是冤家不聚头,聚在一起有缘由,月老为你配佳偶,缘定三生都难逃,床头吵来床尾和,恩恩爱爱到白头”。阿姨劝架就像唱歌一样,让人听了很舒服。我佩服阿姨口才好,想着一定读过很多书,结果阿姨说她一天书都没念过,都是听来记在心里,又是一位深藏不露的两脚书橱之人。

    两脚书橱之人,也许地位卑微,但他们敏而好学,通过各种途径,日积月累学来的知识,依然丰富着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一样受到人们的尊重。

    两脚书橱走天下。

宜兴日报:两脚书橱走天下

http://news.idoican.com.cn/yxrb/html/2012-05/14/content_4066211.htm?div=-1

http://news.idoican.com.cn/yxrb/html/2012-05/14/content_4066211.htm?div=-1

《宜兴日报》第05版阳羡.文学2012年5月1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