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这家小报,排版很漂亮,稿费是按年结算。呵呵

故乡的原风景
文/代连华
偶尔听到一首纯音乐《故乡的原风景》,竟深深地吸引了我,单曲循环听了无数遍。这是宗次郎的一首陶笛曲,笛音似水,清澈如歌,总会让我想到这样一番景象:“
山是寂静的,树是葱翠的,山下绿水潺潺,船儿轻轻划过,岸边的花香草香弥漫在空气里,牛儿悠闲地踱着步,放牛的牧童惬意地躺在山坡上,阳光暖暖的”。那是我的故乡,也是梦中原风景的故乡。
那时的故乡,纯朴而温馨。低矮的小草房里,升起袅袅炊烟,一堵堵土墙下,鸡鸭成群地嬉戏着,老人们拎了旱烟袋,唠唠叨叨地讲着闲话,调皮的孩童开心地玩着捉迷藏,而我也在其中。一直生活在奶奶身边,奶奶家的老房子似乎有很多年了,就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置立在那里。房前有几个拴马槽,无论是本村的还是外乡的,都可以把马儿拴在那里,因为人多,奶奶家门前就显得热闹许多。
那时家家房前屋后都种树,有杏树李子树,还有花儿开得雪一般白的梨树。每到夏天蜂飞蝶舞,景色宜人。村子中央有一颗老榆树,据说已经有百年的历史,那颗树长得枝繁叶茂,春天时,我们常常爬上去摘榆树钱儿吃。到了晚上,树下更加热闹,村里有会唱戏的,清清嗓子就能来上那么几段,还有说评书的,记得有位瞎子我们叫他苗爷,评书说得绘声绘色,听他讲过《岳飞传》,我们听到精彩处,最怕他说且听下回分解,弄得我们梦里,都在想着下回的故事。
无论走出多远,故乡都是心中难以化解的乡愁,再回故乡,竟然风景大变,变得让我难以相认。那颗老榆树因为修路而伐掉,草房没有了踪影,连砖瓦房也少见啦,几座楼房拨地而起,山还是那座山,只是树木稀疏,河还是那条河流,只是河水有些混浊。水泥路代替了乡间土路,再也嗅不到那芬芳的花香和草香。
曾经的故乡成为永久的记忆,那种原风景是真的再也看不到了。就像现在听着这首《故乡的原风景》,我却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偶然凝望当初的风景,却只剩下微笑的回眸”,故乡的原风景,只能在梦中出现。

http://www.jxnn.cn/st/html/20120314_10908.html
《泾县报》第558期A7版艺文2012年3月14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