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0后”离婚潮冲垮传统婚姻道德底线

(2011-12-19 14:35:08)
标签:

80后

离婚

结婚

试婚

情感

分类: 老腔老调

 “试婚”的最后结果是离婚,“80后”离婚潮的到来不是太猛烈了,而是来得太早了一点。有人说“80后”一代即使结婚也没到30岁,离婚是否太早了一点,婚姻需要时间的考验,如果小夫妻间拌一次嘴就离婚可能会断送真正的爱情。如果真的这样,那么“80后”的一代应该走这样一条路“试婚——离婚——复婚”,在变化中寻得真正的感情,这与传统的婚姻观念是不同的。传统的家庭婚姻讲究“夫妻间的磨合”,需要时间来弥补之间的冲突,最终达到“和谐”的状态。结果“千年的媳妇熬成婆”,青春不再,生命到了尽头,幸福也远离而去,真可谓“白了少年头,不知青春为何妙”。

婚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一定要走进婚姻的殿堂?如果没有婚姻和家庭社会就不存在吗?反对婚姻和家庭就是反社会吗?这些问题在新一代年青人当中盛行,如果把婚姻当成是一种责任,那肯定会有许多年青人反对,因为这种责任对他们没有意义,他们不需要承受这种负担,他们需要自我和个性的体现。传统的性观念是这样的:两性是幸福的,若要获得两性的美妙境界,一定要进入婚姻和家庭。这种传统的道德告诉人一种模式:“性——婚姻——家庭——幸福”之间的关系,这里的环节缺一不可。而“80后”决不可能束缚于这种“幸福的模式”,两性相悦时,只要相爱,只要同居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去告诉“第三方”,这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事,与社会与家庭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进入了婚姻阶段,年青人决不会被一纸内容而约束。在这个合同和契约的时代,“80后”可以把婚书当成一种两性的契书,合同是有期限的,也是可以解除的,这种商品经济下的道德观与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当然不同。

80后”的离婚潮把“试婚”落实到了行动中,幸福的最大化是婚姻的最高目标,如果幸福不在,当然要离婚,这就是“80后”对婚姻的最根本的看法,也是幸福观的价值底线。他们的人生是动态的,他们在变化中寻找真正的幸福,也许这种变化的过程需要付出代价,但是“变总比等待要好”,机会永远掌握在不断求索者的手里。而传统的观念是“以不变应万变”、“静观其变”、“在磨合中求共识”、“在忍让中求默契”,这些观念在“80后”看来是相当迂腐的,他们越来越想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如果有人谈到“伤害”这个词,“80后”的行为是否在伤害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否在破坏婚姻之间的严肃性和法律尊严?是否给社会带来动荡?在“80后”看来,离婚潮的一个前题是“双方愿意”,并为这种行为达成一种共识,这就是维护法律尊严的根本,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80后”有别于任何一代中国人,他们受的教育已经融入了世界主流“民主”思想的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法律的公正性,才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90后”的一代,他们的婚姻道德观念是“早恋——晚婚——不育”,这是对“80后”精神的一种延续,也是中国两性观念最现实的一次革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