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研究(以中年级为例)结题报告

(2019-03-16 19:28:51)

编号:  171009        

 

 

复兴区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结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研究(以中年级为例)                       

                    宋彤彤                                 

所教学科                 语文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567807701         

                   复兴区箭岭小学                                           

 

 

 

 

 

 

2019   3  3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研究(以中年级为例)

——以《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为例

一、   所要解决的问题

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因此,在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能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这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学习语文的必然选择。阅读教学是语文的半壁河山。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从当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来看,我国小学生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存在很多问题:

1、大部分孩子较为喜爱阅读,但这种喜爱的层次较低。就目的而言,主要是为了提高成绩。就主动性而言显得很不够。平常我们在校园里只能偶尔看到一些同学课余时间捧着书读,大部分学生只是因为老师和家长的要求才读书。

2、学生阅读能力弱,没有专业的阅读方法指导,盲目选书读书,效果不佳。

3、就阅读内容的选择而言,问题更为明显——沉迷于读一些漫画类书籍,说明学生对不需要多动脑的浅白式阅读更为适应,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阅读状态,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很不利。

4、教师观念转变不够,学生因学业负担的加重,对阅读的重视与投入程度都有所下降,这与老师的要求有很大关系,老师们没有认识到学生花时间用在阅读上,也会提升学生各学科的学习质量,不会因为时间的减少而影响学习成绩。

5、学生由于学校和部分家庭的重视,学生阅读的条件和环境还是较好。学校有专门的阅读指导课,大部分语文教师也较重视阅读的引导,并且各班建立了图书阅读角,开展了一些阅读交流评比活动。但问题是这种阅读指导与活动不成体系,持续性较差,学生没有能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阅读体系。 

因此,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次研究,我从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积极寻找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法,转变常规教学方法,创设学生阅读条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读书趣味性,使师生全面发展。

二、   研究目标、任务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1)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让教师努力研究改进传统语文教学重课内轻课外的现状,掌握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能有效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活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个广阔的阅读空间,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亲近母语,享受阅读。

3)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通过一定量的课外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4)力图实现课内外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各类趣味活动,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开展课外阅读,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校内与校外学习形成一个互动、勾连的语文学习的网络。

(二)研究任务

1)转变教师观念,研究寻找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能有效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方法。

2)创设条件,增加阅读空间。在校本课程中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定期开展阅读指导课教学研讨。学校添购一些图文结合的精品图书,供孩子们阅读。在指导学生购买图书时要加强导向。

3)注重班级整体培养,班级经常开展同伴共读的活动,学校定期开展阅读活动的竞赛与评比。不仅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也要考虑让每个学科老师都以学科阅读的方式为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做出贡献,特别是学科阅读很多还是空白,值得老师们积极探索,总结有效经验。

4)加大家校联系,开展学生阅读指导的家校交流活动,形成家校一致的学生阅读环境,用环境的力量促进学生参与读书,乐于读书,爱上读书,形成受用终身的阅读习惯。

5)学校要提出整体推进阅读活动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标准,将学生阅读纳入对学生的学业考核中,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与检查机制,让校园真正成为读书的地方,让阅读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的一种方式,让阅读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幸福源泉。

(三)研究方法

在本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共分为两次调查:第一次调查在课题开展的初期,为了解学生和家长的实际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家长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针对语文课内课外阅读的基本情况,收集原材料,分析并寻找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而为接下来的课题研究基础。第二次调查在课题开展的中期,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查漏补缺。通过前期的课题实践研究,了解学生对于现阶段的语文课外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前期研究的不足,进而加以改正,为后期课题研究做好准备,使课题的呈现更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

为了给学生一个很好的诵读氛围, 一年多来,为了持续班级阅读风气,切实提高读书质量,我们可以通过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一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巩固阅读成果,检查阅读效果,如诗诗歌朗诵比赛、词语接龙赛、读书笔记展评、手抄报、明信片制作、书签制作……孩子们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参与的快乐。让孩子知道读书可以千变万化,增加了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我们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收集材料、汇总信息,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显露个人阅读情况、交流经验心得、展示精彩呈的知识信息世界,使课外延伸阅读反馈于日常教学,真正实现阅读的目的,丰富少儿阅读生活。我们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收集材料、汇总信息,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显露个人阅读情况、交流经验心得、展示精彩呈的知识信息世界,使课外延伸阅读反馈于日常教学,真正实现阅读的目的。

在本次研究课题实践中,我找了我校三年级的2个平行班进行教学,研究课选择了法国作家蒂皮.德格雷的《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法国小女孩蒂皮1990年出生于非洲纳米比亚,她从小跟拍摄野生动物的父母在丛林长大,本书是小蒂皮10岁回到巴黎后所写的她与非洲各种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的动人故事和亲身感受。通过横向(实验班和普通班)和纵向(实验班实验前后)对比,及时了解本课题的研究效果。通过多次研读教材,我设计了几个训练点:1、看目录,知内容。2、做好阶段性回忆,掌握读书技巧。3、提升学生实践性,增加课堂趣味性。

三、   问题的解决

(一)看目录,知内容。

课次

教学设计的训练

课堂情况简述

第一次课

学生看目录,了解本书内容?

学生看目录,了解基本内容,但记忆力不深刻,基本都是一扫而过,读书效果不佳。

第二次课

在本课开始和结束,通过目录贯穿课堂始末。开始时学生读目录,教师提问:仔细观察,从目录中,看到了哪些动物朋友?结束时,教师串联目录中的词句作为结束语,使整个课堂具有整体性。

 

开始时学生回答,通过目录,我们了解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通过问题的提问增加学生对读目录的总结性和记忆性,引导第一个读书小技巧:看目录,知内容。结束时教师串联目录中的词句作为结束语,使整个课堂具有整体性,同时也为下节课的内容做了引导和铺垫。

结论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充分利用好目录,让学生通过观察目录,了解内容。同时,教师适当提问目录中的问题,使学生加强记忆点,为读书做好准备工作。在课堂的结尾通过串联的方式将目录串起,对本节课做了很好的总结,为下节课做好了铺垫。

反思

在中年级的目录教学中,通过学生的仔细观察,学生会有很多不同的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试着尝试让大家通过自由交流、自由提问的方式寻找目录中的闪光点,这样的收获会更多。

(二)阶段性回忆,掌握读书技巧。

课次

教学设计的训练

课堂情况的简述

第一次课

老师带领学生读文章,对文中语句做解释,学生被动听老师讲解。

学生被动听老师讲解,对文章的内容简单的理解,但记忆的点不太深,阅读效果不理想。

第二次课

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读文章,每读完一小篇后,教师做总结性提问,问题多为此段文章主要内容和细节问题,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和阅读效果。

学生通过阶段性读和阶段性的提问,对文章的记忆力加强,增加了阅读的实用性。

结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阶段性的对学过的片段进行总结,这样的总结可以是带有问题式的,可以是对本段的的一个小总结。通过阶段性回忆的方法,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会增强,对文章的记忆点会更深。

反思

此环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师提完统一问题后,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说一说自己学到了什么?

(三)提升学生实践性,增加课堂趣味性。

课次

教学设计的训练

课堂情况的简述

第一次课

老师带领学生读文章,对文中语句做解释,学生被动的听老师讲解。

学生被动听,记忆力不佳,阅读效果不明显。

第二次课

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自我呈现读文章,增加文章阅读的趣味性。

通过学生自主讲故事的方式,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学生有了兴趣点,自然爱上读书。

结论

语文的课堂要充满趣味性,学生才会更加感兴趣。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趣味性。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趣味性。

反思

讲故事的方式是本节课学生趣味性和自主性的体现,但形式较单一。

四、   研究成效

经过我们一年多的研究和努力,教师和学生们均取得了一些效果: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创设高效魅力课堂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谈起对女儿的教育时她说:“尽管我从来没有想过让我的孩子成为作家,但我却一直希望她能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我觉得一个人学会了阅读,就是找到了朋友,当你孤独、苦闷的时候,你可以和书籍交流。如果你读100本书,就意味着你有了100个朋友。”所以,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节课的关键。

在课题实践中,创设条件,增加阅读空间。在校本课程中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定期开展阅读指导课教学研讨;在学校添购一些图文结合的精品图书,供孩子们阅读;在指导学生购买图书时要加强导向;注重班级整体培养,班级经常开展同伴共读的活动,学校定期开展阅读活动的竞赛与评比;不仅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也要考虑让每个学科老师都以学科阅读的方式为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做出贡献,特别是学科阅读很多还是空白,值得老师们积极探索,总结有效经验;加大家校联系,开展学生阅读指导的家校交流活动,形成家校一致的学生阅读环境,用环境的力量促进学生参与读书,乐于读书,爱上读书,形成受用终身的阅读习惯;同时,在学校要提出整体推进阅读活动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标准,将学生阅读纳入对学生的学业考核中,并建立相应的制度与检查机制,让校园真正成为读书的地方,让阅读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的一种方式,让阅读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幸福源泉。

一年多来, 老师和孩子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课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慢慢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和乐趣。通过老师的逐渐引导,使学生不是单纯的死读书,而是增加读书的乐趣和方法,使学生逐渐养成会读书、活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创设高效的魅力课堂。

2趣味读书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从书中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发现,现在的学生已由最初的被动式读书变成了主动式读书,学生们已不是按老师的规定按部就班的看,而是有了自己看书的小想法,学生有了读书的想法,便说明他有了读书的兴趣,这便是老师们最大的成果。

在课题实践阶段,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增加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古诗词大会、手工制作—追寻李白、讲故事比赛—我心中的国防英雄、手抄报制作—我爱读书、手抄报制作—走进大自然、手抄报制作—少年游、明信片制作—古诗词大会、明信片制作—对韵歌、明信片制作—韵读成语、明信片制作—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课间游戏—对韵歌、公开课录制—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的增加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学生发现读书竟然还会有这么多的花样,大大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效果颇大。现在实验班的学生已经基本可以自主选择图书、自主读书,学生读书兴趣极高,读书方法极多,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读书经验,学生的读书氛围浓郁。这些丰富的趣味读书活动,在学生之间非常有用,丰富了学生们的读书生活。

3、促进了师生的全面发展

经过近一年的阅读训练和读写结合训练,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很大提高,从好词佳句的积累,到写出一篇有质量的读后感,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着。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优势显而易见:学生的阅读速度快了,阅读范围广了,阅读能力提高了。通过阅读,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智力得到了开发,增强了自身的文化修养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也有积极意义。

同时,在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1、积极开展动感中队活动,增强少先队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表现突出,被全国少工委办公室评为:“邯郸市复兴区箭岭小学红领巾小书虫中队”

2、阅读指导课《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在河北省中小学“阅读经典,品味人生”读书活动中,获一等奖。

阅读指导课《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在邯郸市中小学“阅读经典,品味人生”读书活动中,获一等奖。

3、阅读指导课说课《韵读成语》在复兴区“阅读经典,品味人生”读书活动中,获一等奖。

4、阅读指导课说课《乡愁》在复兴区“阅读,与经典同行”读书活动中,获一等奖。

5、读《唤醒的巨人》有感在邯郸市中小学“新时代,新征程”读书活动中荣获教师征文三等奖。

6、《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在邯郸市中小学“阅读,与经典同行”读书活动中,获征文三等奖。

7、“全能王”国际少年儿童综合素质大赛中国赛区工作突出,荣获“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8、学生李冰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复兴区“阅读经典,品味人生”读书活动中,获征文优秀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