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孙的中提琴
文:张艺峰

不是附庸风雅,我也实实在在的欢喜音乐,所以对音乐界的一些事宜也颇为关注。近日获悉,28岁的中国中提琴演奏家梅第扬将正式赴任柏林爱乐乐团中提琴首席。这个有着140年历史的世界顶尖交响乐团将迎来首位中国籍首席演奏家。
对此则消息格外感兴趣,因为在海外的大外孙也正好被学校交响乐团委任为中提琴首席。
何谓首席,交响乐团每个乐器组有一个首席演奏,在组内有独奏和领导组内其他乐手的任务。首席的作用是,别人划水的时候,你不能划水。别人没有谱子的时候,你不能没有谱。所有的准确性和连贯性都在你的责职范围之内,每一次演出的质量都与你息息相关。
首席的职位,对一个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来讲,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锻炼。它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更刻苦。读谱的时间一定会比别人多,谱子上画的东西比别人多,除了自己掌握,还要协同其他乐手来共同完成。就这样每一次成功的演出,就会赋于你每一次的自信,这种成就感的积累会形成人生的一种光环。
关于中提琴这件乐器,中西方的感知略有不同。在国内乐界,选修中提琴的人颇少,总认为中提琴是件冷门乐器,与“主角光环”无缘。在交响乐团里是一种奉献,一种陪衬。在历史上由于莫扎特,贝多芬时代中提琴曲目少之又少,所以一度遭冷,但在1900年前后,中提琴开始“逆袭”,作曲家们逐渐重视这种乐器,出现了不少为中提琴创作的作品。近年来国内著名作曲家叶小纲、陈其钢都创作了举世闻名的中提琴版本。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开始重新发现这种乐器的魅力。
梅第扬对中提琴的认为就更直接了“他认为中提琴是一件‘完美’的乐器,可以很外放,也可以很神秘,它很接近人声,特别像男中音,有非常强烈的故事感,在弦乐四重奏里,梅第扬把第一小提琴比作皮肤,把大提琴比作骨头,把第二小提琴比作经络,中提琴则如同血液——血液会让一切‘活’起来,好的中提琴可以让弦乐四重奏的声音变得更立体。”他又认为:“中提琴的声音更有魅力,声音可塑性更强,演奏时的自由度和空间都更大。”
关于乐器在交响乐团里的主次关系,梅第扬说:“在我看来,每件乐器都是平等的。我们最终追求的都是艺术,是美,是对音乐的理解。而通过什么乐器去传达并非最重要的。”
梅第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最终他登上了世界的音乐之巅。
我的大外孙,今年才16岁,从小学习了钢琴。钢琴之所以被称为乐器之王,因为在音乐世界里的所有语言、语法、修辞、等等,它基本都能为你展现,所以钢琴也就成为了各种音乐专业的必修课。
为此,他在学习钢琴的基础上再去学习中提琴,那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
衷心的祝福他:愿人类最美的音乐艺术伴随着你的生活,使你的青春更加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