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日记(二——2)
文:张艺峰
6 月1 号解封之日留影
2022年7月15日,天气:阴有阵雨,闷热。
上次“解封”的时间特别好记,是6月1号儿童节,宅在家里的时间约有七十多天。为了彻底战胜疫情,我们坚决执行了“居家坚守,足不出户”的策略。
那是个春天刚刚开始的日子里,还没有来得及徜徉在明媚的春光里,就被管控在家里了。
解封之日已经来到了初夏,尽管初夏的草木越加繁盛,花儿还在竞相展艳。但只在春季里芬芳的花儿,随着时间渐已凋零,美丽的山茶花已隐去了它红色的艳丽,似雪的樱花,早已褪去了它那一身洁白的礼服。
自然界的荣衰转换,也许我们不必太在意,但各条经济建设线上的部门,我们可以想到,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某个季节,而是目前的生产建设和经济的增长,还有长远的生产计划和经济规划,或许这才是疫情带来的重创之一。
我们曾欢呼庆贺,终于结束了足不出户的居家生活,许许多多的人又开始了忙忙碌碌的上班下班,马路街头车水马龙,超市商场人头攒动,一切似乎都回归了正常,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却又好像什么都发生了。人们开始小心翼翼的生活了,超市里的消费迹象也许可见一斑。上海人开始摒弃了细小慎微的选货习惯,开始大把满筐的购物。称重点要排队,结账付款要排队,也许人们多长了一个心眼,为的就是无法预计的猝不及防。
这次我们暂时封控在家,不同于第一次的全面封控,我们能在网上购所需的物资,我们有出色的志愿者,为我们的快递物件进行消杀,直至分送到楼下大厅,真正贴心的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困扰。
人们都有了防范意识,标志性的戴好口罩,那早已成为了人们的习惯。72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也早已在为了人们的必须。
大家都知晓,病毒远未肃清,防疫形势依然严峻,尽管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非常的不便利,但生命比什么东西都宝贵。
最后录一段作家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说的一段话:“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真的结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