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端午粽飘香
作者:张艺峰
上海在全域静态管理之下,度过了静谧的70多天,终于在6月1日全面解封。
今年这个儿童节,同时成为了一个欢欣鼓舞的“全民儿童节”。这一天对上海人来说,是难忘的一天,昨天还在小心翼翼的期盼等待之中,今天突然听到全面解封的消息,人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在这70多天的居家坚守里,个中的酸甜苦辣,相信每个经历过的上海人,都有深刻的体会。然而,当迎来那胜利的一刻时,人们更多的是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和极大的鼓舞之中。
6月3 日,又是一年粽飘香的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紧挨着解封的日子,人们似乎还没有来得及作任何准备,它就来了,来得“猝不及防”,来得让我们有些手忙脚乱。要知道,上海人的端午节,每家每户总喜欢自己动手,包上各式各样的粽子。这是民间传统中的一种传承,也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生生不息。
忘不了儿时记忆中对端午节的那份美好,那碧绿透青的“粽箬壳”(上海话,就是包裹粽子的芦苇叶),包上那各具特色的馅料,裹好的粽子,放在炉子上烧煮,那一阵阵散发出来的清香,充溢着整个厨房。香气随着时间在不断地弥漫,整个弄堂的空气里,洋溢着的都是那份甜美的粽香。
煮粽子的同时,人们喜欢放一些鸭蛋和粽子同煮,那粽叶的清香和粽子的醇香,被鸭蛋深深的吸入。剥开蛋壳,香气扑鼻,咬上一口,松软Q弹。
记得小时候每年的端午时节,母亲都会用五色丝线编织蛋兜,装上鸭蛋挂在我们胸前。祈求平安顺遂。
无论如何,今年的端午节还真没错过。
解封的第一天,我寻访了多家店铺,终于觅到了粽叶;终于买到了新鲜的猪肉;终于那一缕缕的人间烟火又在升腾萦绕了,那一阵阵沁人心脾的馨香又将在心间经久的回荡了。
也许,一年一度在苏州河上举办的龙舟大赛,会暂停举行,尽管今年上海的端午节,少了精彩的“竞渡衔飞浪”的壮观,但来年一定会再呈“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壮丽画面。
也许,久违的亲朋好友在这个假日里,还不能一起扎推叙聚,但我们相信,做好今天的自己,就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相聚。
也许,我们失去了一个春天,但迎来了这个非同寻常的初夏,满目还是姹紫嫣红,到处还是车水马龙,原来“比春天更宝贵的是人的生命。”
这是一个别样的端午节,因为它开启了人们全新的出行方式。
这是一个别样的端午节,因为人们从此产生了又一种新的生活理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