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xjl300
从“勤杂工”到优秀教育者,理想是怎样成为现实的
“最美女教师”桐乡市世纪路学校徐建利老师畅谈教育“美”
N晚报记者 沈虹阳
她以一名中专文秘的身份进入学校,兢兢业业4年的编外“勤杂工”,进入教师队伍后,凭着对理想的执著追求精神,一路扶摇直上:桐乡市优秀教师、桐乡市骨干教师、桐乡市学科带头人、桐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嘉兴市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领雁之星”、浙江省阅读竞赛“优秀辅导教师”、国家级“知行中国”优秀辅导老师……她的名字叫徐建利,现任桐乡市世纪路学校副校长。
2011年,徐建利被《中国教师报》评为“最美女教师”,值此三八妇女节前夕,徐建利再次进入了记者的视野。仅仅9年的语文学科教学,两次双高课市级一等奖,并参加浙江省、嘉兴市展示课。凭什么有此殊荣和成绩?其间,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勤付出?带着疑问和新奇,记者采访了她。
因向往教师职业,她愿进校做“勤杂工”
1996年,徐建利毕业于嘉兴中专文秘专业,抱着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她回到了母校濮院镇新生中心学校(现名:桐星学校)做文秘,实为文秘,做的工作却相当于是“勤杂工”的活,中小学打字、油印、图书管理、收发报纸、档案管理……几个人的活,她一个人包了。因为她熟悉计算机并喜欢跟学生在一起,有一年她在工作未减的情况下,又主动要求教起了全校的电脑课。她善于琢磨,勤于动手,电脑坏了,油印机坏了,自己拆,自己修。很多疑难杂症,在她的“折腾”下,竟被攻克了。
那段时间,她白天上班,晚上看自考大专的书。身处校园氛围,耳濡目染,却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教师,她在羡慕中等待着,她想要当老师,这是她来到学校做文秘的初衷。为此,她做足准备,只等机会的来临……
2000年,桐乡市教育局向社会招聘教师,徐建利离自己的理想更近了,通过考试,她正式进入教师队伍,任教二个初中班语文学科,并担任班主任。因为不是科班出身,刚站上讲台时她全然没有如此的从容。正因为机会来之不易,她显得特别勤奋,读李镇西的教育故事,每天看教育论著,从2007年起,她坚持每天写千字以上教育日志,记录下点滴教育故事,而几乎每篇日志都是在深夜写就的。哪里出现问题,就从哪里着手解决问题;哪里不行就钻哪里,她说她就是在这样的磨砺中慢慢坚强和成长起来的。
由于对工作的过多投入,已怀孕的她出现先兆流产迹象,不得不请假。她说,请假的两个月里,每天躺在床上,阅读学生的来信便成了她的精神支柱,每晚她都会梦到自己回到了班级,而醒来却是无尽的失落。令她遗憾的是,前几年没有机会教学,而如今有了机会,却不得不意外的止步了。这有种朝思暮想的珍爱之物终于入怀却又突然失去的痛楚,令她刻骨铭心。
因为不曾拥有,所以倍加珍惜
2005年,学校进行中层竞聘,因为出色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徐建利成功竞选政教副主任一职。尝到了德育甜头的她,开始在全校推行她的以德育为先的思想和行动,一个月一个主题,两周一次活动。她组织了捐衣捐款每学期结对孤寡老人、英语校本剧展示、校园十佳歌手评选、创意小制作等一系列丰富且受学生喜欢的活动。她还组织成立了学生会,各项活动的开展都由学生会出面,由他们自主管理,教师主要起到引领和对学生会干部的培养上。学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局面,活力倍增。她始终相信活动可以锻炼人,更能够激励人,学生们在丰富的活动中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更自信、更有动力,对学习的兴趣也更浓。
2007学年,徐建利调任启新学校,担任教科室工作;2008学年,徐建利到丽水市云和县二中支教;2009年,徐建利被任命为桐乡市新民学校副校长,如今更名为世纪路学校。可以说,徐建利的成功是一路绿灯,扶摇直上。凭得是什么?徐建利的回答是——因为不曾拥有,所以倍加珍惜!
在教学生涯中,徐建利一直接手年级中最薄弱的班级,最初三年一直担任班主任。读着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走上教育岗位的她,从未有过畏惧。她始终相信不管如何薄弱的班级,只要激发起学生的信心,拥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并采取适合班级实际的方法,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改变。正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使她接手的薄弱班级,往往在一个学期中在班级考核和学习上,都居年级之首。有一次,她接手了一个月考中年级前二十名无一人的班级,在期末考试五个班中竟有四人位居前十名,各门学科平均分都居第一。她一向注重班级的凝聚力建设,注重营造课堂氛围,为此,其它年级的老师都愿意选择她们班上公开课。如今她在新居民学校任教,新居民学生学科基础非常薄弱,而在统考中她班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市级平均,改写了新居民学生不能超越本地学生的历史。
有情有义有爱心,这是她教育的信条
因为不曾拥有,所以倍加珍惜!对于教育,她是那么地投入,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在心头,呵护备至。
她说,在她眼里,没有真正的“笨”学生,只是暂时落后的学生,她用一颗期待的心,等待着每一朵迟开的花。她把更多的爱施予了最需要关怀的学生身上,“给他们一点光亮,他们就会以为给了一个太阳”,这是她一直信奉的对后进生的教育原则。教学多年,一直接手薄弱班的她,从不抱怨班级,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而是找原因,寻方法,探求最有效的提升办法。她常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不带任何东西,但一定要带一面放大镜。教师用最敏锐的眼神善于发现学生最细微的优点,并逐渐把它放大,这样离教育的成功就不远了。
为了解决农村学生无书、没有阅读习惯的问题,她每学期都会成立班级图书角,确立名著的阅读地位,并赠送每位学生一本《读者》,让他们相互交换阅读。既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便是她每学期送学生《读者》的初衷,即便是在云和县支教时,她硬是拎着一百多本《读者》,来往于七个多小时的行程将书送到学生手中。自身的阅读和写作成就了她的快速成长,于是她与学生每天分享着阅读和写作的快乐。如今她分管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她为自己订了一份《中国教师报》的同时,也为老师们订了一份,带着老师们一起行走在课改之路上。
面对学生在校生病这一现象,她设立了自己的“爱心药箱”,吃药、喝水、送水果,嘘寒问温,温暖着的是学生感恩的心。当学生有进步时,她总会不失时机地送上自己的一份奖励,以此来激励学生的更大进步。班级里有贫困的学生,她时常会默默地帮学生付一些生活费;当学生因各种原因,有需求时,她总会在第一时间给予资助,即便不是自己任教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同样的待遇。
站得高,可以看得远
她是一位对教育有着深厚感情且有着高度热情的人。“老师我想死你了;老师真希望还能够坐在教室里听您的课;老师长大后我要成为你……”学生的这些言语时常激励着她执著于教育的追求中,永无止尽。
2006年7月至今,徐建利在新浪博客的教育日志,已近1900篇。(链接:青山依旧:http://blog.sina.com.cn/xjl300)。有近十个课题在国家、省、市立项,四十多篇论文、案例在全国和省市获奖,十多篇论文在《中国教师报》、《教师报》、《走进新课程》、《嘉兴教育》等报纸杂志上刊登,近十次在省和地市级教育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发言……
短短数年时间,徐建利在教育教学上获得了诸多的荣誉和成就,永不满足,勇往直前,一边教书育人,一边读书充电,一路播种,一路收获。她对记者说,她的快速成长,源自于把阅读与写作当作自己成长的双翼。每天的阅读使她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每天的写作反思,使她更深刻的理解教育,更有效的去解决教育中的问题;多次高层次的培训促使她开阔了视野,不断激励她向前迈进;成长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如原桐星学校陈海金校长、启新学校潘向明校长和教研员沈根元老师的培养。特别是启新的一年,更使她走上了成长的快车道,促使她自身素质和专业素养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最近这几年,她开始不满足于原有的教学状态,特别是去年跟着《中国教师报》的记者走进杜郎口中学之后,更坚定了她实践新课改的决心。如今她带着年级组的老师,一起行走在课改的路上。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得到了极大的喧泄,争着上讲台展示是常有的事,而一个学期前只是“这里的课堂静悄悄”。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成绩的大幅度提高,更是综合能力的大大提升。通过自身努力,她成了《中国教师报》香山会馆《教育家》版块版主,2011年,从76名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10名入选“最美女教师”的第二名。她说:处于青年末尾的她再也不敢奢谈“美”,但是她对教育的执著追求与课改路上的坚持不懈,成就了她的另一种“美”。
采访后记:
“因为不曾拥有,所以倍加珍惜。”这是采访中令记者感触最深的一句话。为了理想,徐建利不惜四年“卧薪尝胆”,当有机会进入了教师队伍时,这位教育的“外行人”凭借着满腔的热忱和睿智,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令我们多少“内行人”欷歔和汗颜。徐建利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启示,相信读者内心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答案。
[ 各方评价]
你是一个真正有魅力的女强人,你如此的善良贤惠、爱岗敬业让我敬佩、感动。昂起你的头,继续走,阳光下的你,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笑着说:"我这块金子终于发光啦!”我时刻期待着你的喜讯。加油!我在为你鼓劲儿!我希望天天能看到你灿烂的笑脸。你还是你,依然富足,依然年轻,依然理想,只是又多了一段经历。经历是一笔财富,做自己生命的守财奴,把一笔笔经历化作你的财富,你终将是自己生命的大富翁。
朱娟悦
儿子:朱彧凡
妈妈非常爱他的学生,他对我说过,他爱他的学生就像爱我一样。妈妈平时工作非常忙,在家她除了看书便是写文章,我知道她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工作。有时看到妈妈很忙,我总很心疼,所以在学习上我也比较自觉。在我小的时候,妈妈很少陪伴我,她经常利用双休日时间带学生去公园、逛书店,我非常羡慕她的学生,有妈妈的陪伴,由于我小,所以不能参加。当我长大了,我有时也会跟着妈妈去。妈妈对学生比对我还要好,妈妈有时会严厉的批评我,但对学生会非常好,学生也非常的喜欢她。
说真的,在我的读书生涯中,对我影响力最大的是语文老师。她也是我最钦佩、最喜欢的一个。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非常可爱的老师,是的,可爱。她总是为我们默默付出,四处找资料给我们巩固知识,在她的帮助下,我的学习成绩提高了不少。同时也被她的默默付出感动着。她总是对我们说:做人要懂得感恩,还经常鼓励着我们,把“相信自己,我能行!”挂在路边,每当同学们有一些小进步时,总是被细心的她发现并施予奖励,鼓励我们。有时是几个本子,或是几枝笔,还有鼓励的话语,我们都为有她这样的老师而感动自豪!她意是很忙,可她仍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为我们传授知识及做人的道理,有时会因我们的“不争气”而流下泪水,或是因我们的进步而绽开笑容……虽然她忙的经常抽不开身来,但总是能利用挤出的一些时间处理好各种事情,并做得有条有理,光这一点,就是令我敬佩不已的了,而且她还能时刻关注着我们的学习与进步,做得一丝不苟……像她这样的老师怎么会不让我们喜欢呢?这样像妈妈一样的老师怎么不是可爱的呢?
所以,请允许我对您说一声:妈妈,我们永远爱您!
(801班:陈慧宁)
感谢徐老师一直以来对我们孩子的帮助和教育,看到女儿的进步,知道徐老师在背后一定是付出了很多心血,总是听女儿说起徐老师,比方说告诉同学们怎么做人,怎么样去感恩每一个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平时我们工作也挺忙,孩子这个年龄正是叛逆的时候,有时我们在教育上真的是手无足措,不知怎么样去教导,看到女儿在徐老师的教育下,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感动很欣慰。在此想对徐老师说一声:“谢谢您,您辛苦了!”
陈金冬
浙江省嘉兴市城盛小区237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