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国初期的山东行政学院 》
作者:阎俊生
时间:2006-5-15
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新中国建立初期,济南有一所名为“山东行政学院”的学校,因为它存在的时间不长,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情况。当年在这所学校工作过或学习过的人,多数已经成为古人或已进入耄耋之年;作为一个年逾80的老人,我有幸曾在这所学校学习过,因此对它的创建始末状况有所了解,今特忆述如下,希望它能对治史者有所帮助。
山东行政学院1949年建校,1955年结束。它是一所由山东省人民政府直接管辖、主要培养行政干部的学校。它的驻地就在省城济南。现在,半个世纪已经过去,再也看不到它的原貌了。它所在的街道已经展宽改名,它的校园也已成为趵突泉公园的一部分。

师生们观赏金线泉
建国初期的山东行政学院位于现趵突泉公园内的金线泉一带(相当于现今趵突泉公园的东半部)。那时的趵突泉东邻行政学院,西边是剪子巷,面积很小,尚未东扩;行政学院所处的地方并不属于趵突泉,两者之间也没有任何通道。行政学院的校园里有许多名泉,除金线泉外,还有漱玉泉、柳絮泉、卧牛泉、老金线泉等等。校园里还有李清照的故居,当年的李清照故居只是一所小小的院落,北屋、东屋各三间,都是平房,教育系的两位系主任曾经在这平房里住过,既是临时宿舍,也是他们办公的地方。
行政学院只有一个向南开的大铁门,门前便是趵突泉前街。走进大铁门不到10米便是学校的办公楼,楼门上方横书6个大字:“山东行政学院”。现在,那座二层的西式办公楼连同楼前的大铁门早已不复存在,趵突泉前街展宽后成了现今泺源大街的一段。学校大门和办公楼的旧址就在现今趵突泉公园的南门附近。

山东行政学院部分师生在该校南大门留影
山东行政学院诞生于1949年10月份。当时并没有向社会公开招生,而是并入了驻济的几个干部学校。首先并入行政学院的有华东工商干部学校和山东省教育行政干部学校,以这两校为基础,组成了行政学院的财经系和教育系。稍后,南下干校(也叫南下工作队)也并入山东行政学院,成为该校的政法系。各系学员均享受供给制待遇。山东行政学院是省直单位,由山东省人民政府直接管理。山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郭子化兼任行政学院的院长,副院长由省府副秘书长杨希文兼任。后来又调来于勋忱任专职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那时候,财经系主任是亓伟,教育系主任是刘震,政法系主任是王俊。袁驼、钱仲宜、孟宪村等人都是学校的专职教师。另外还聘请了一些老干部如匡亚明、周光春、夏征农等作为学校的兼职老师,他们每周来校讲课半天,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山东行政学院小礼堂
山东行政学院成立后,在将近6年的时间里,为新中国培训了一大批干部,这些干部有的到南方新解放地区工作,有的留在本省工作,后来他们大都成为新中国各条战线上的骨干。1955年夏季,遵照上级指示,山东行政学院、山东政治学校与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党校合并。三校合并后,组成了“中共中央第四中级党校”后来改为今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本文转自‘济南文史网’)
读后记:
1948年济南解放时的趵突泉公园已经范围很小了。曾听公园老职工说过:那时趵突泉南面是水厂,所以趵突泉的门开在花墙子街上;进门就是观澜亭边上。公园的范围只有泉池东边望鹤亭、西边观澜亭以及吕祖庙的几进院子。那年月战乱不断,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多。到此处来观泉、赏泉的人们主要还是为到吕祖庙上香,顺便息憩之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