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禅寺西门外古色古香的“云径禅关”坊

‘云径禅关’坊为木质,清乾隆年间因乾隆游千佛山在此驻辇而建造,形状为四柱三门,斗拱交错,雕梁画栋,丹柱青瓦,出檐起脊,彩画精美古雅,具有民族风格,为济南一带所罕见。
黄立孙先生书:‘云径禅关’

1904年清朝时的‘云径禅关“坊:

峰廻路转:
姜守迁先生书‘峰廻路转’:
坊上正面刻有隶书“云径禅关”,古朴典雅极为耐看。背面刻有“峰回路转”,原字为清道光年间王观成题写;1972年维修时,“云径禅关”改为济南已故书法家黄立孙所书,“峰回路转”改为山东省博物馆济南当代已故书法家姜守迁书写。
转文一篇:
《 黄立孙与“云径禅关”》
作者:陈笑君
时间:2006-5-15
九九重阳节是济南市千佛山赶山会的日子,每年的这个时期我父亲都要去一趟千佛山,但他既不是去赶山会看热闹,也不是求神拜佛寻平安,他是去缅怀一位故友——黄立孙。
黄立孙先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我省著名的书法家,特别是他的隶书,更堪称一绝。当时杆石桥头上的“杆石桥”3个大字,与《山东剧院》相邻的“艺新小馆”4个字,都是他以隶书所写。另外,在大明湖中的游船画舫上,有不少的对联也出自他手。然而,最能代表他隶书艺术风格的,最具有社会价值和影响力的则当属千佛山上的“云径禅关”4个字。
“云径禅关”是以隶书所写的4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并被刻在通往千佛山兴国寺路上的一座牌坊上。这4个字写的气势磅礴,风流潇洒,引得无数游人驻足观望、赞誉。我父亲每年去千佛山的目的就是要欣赏这几个字,因为对我父亲来说,这几个字不仅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还包含着父亲与黄立孙先生的情谊。
上世纪70年代初,我父亲对书画艺术非常痴迷和热爱,交接了不少的书画名家,而我们家也就成了他们喜欢聚会的地方,这其中就有黄立孙先生。由于我们与黄先生家住的比较近,来往就比较密切。虽然他们在年龄上相差几十岁,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之交。
大约是1972年的夏天,天气非常炎热,一天下午,黄先生手执一卷纸兴冲冲地来到寒舍,对我父亲说,济南市准备整修千佛山,一位分管此项工作的市领导找他,请他为千佛山书写“云径禅关”、“峰回路转”8个字,准备做成匾额以备选用。同时书写这8个字的还有我省另一位著名的书画家姜守迁先生。黄先生对此非常兴奋,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不仅是对他书法艺术的肯定,也是对他政治上的信任,他决心完成这项光荣的任务。父亲一边准备笔墨,一边取出保存了多年的好宣纸,以备黄先生选用。黄先生脱去上衣,凝神贯气,笔墨严谨,一笔一划仔细斟酌,父亲在一旁为他轻摇小扇。几个小时过去了,所有的宣纸都已用完,地下排满了几十个大字。他与父亲一起,一个字一个字精心挑选,最后选出两套比较满意的字,一套送与我父亲留作纪念,一套送与千佛山以备选用。这时,我省著名的书法家刘如璞先生来访,他看到黄先生的大字后非常惊喜,夸字写得有气魄、有章法。后来我省著名书法家张立朝、初昭荣等人听说后,专程来我家欣赏这几个字,而这几个字作为我父亲的挚爱,至今完好的保存着。
“云径禅关”4个字,被千佛山选定后做成了金黄色的大字镶嵌在山径上的牌坊上,成为千佛山上的一大景观。而另外的4个字“峰回路转”,则选用了姜守迁的墨宝。
观看黄先生的书法,是一种极大的享受,特别是他的隶书,写得既潇洒又脱俗,字里行间不仅渗透着汉隶的遗韵,还把汉隶所特有的行笔稳健、结构严谨的特点,演变成一种轻松明快、流畅自由的风格。使人观之既能领悟古代隶书的真谛与神韵,又能体味出现代书法的风范与时代感。这正是黄先生长期以来对汉隶章法、结构、精神气脉所做的认真研究和实践的结果。还是以“云径禅关”为例:从总体上看,其造型古朴大方,庄重而宁静。字的结构宽绰得体,笔墨运用厚重典雅,挥洒自如。他用笔挺拔,长短错落,都恰如其分。在用墨上,浓淡干湿运用得当。所以它在文字结构和笔画上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他的行书书法写得也非常出色,他的行书气质来源于他的隶书,结构奇巧,飘逸俊巧,处处体现出东晋时期流美飘逸的书风。
称黄立孙先生为书法家是不全面的,因为他不仅书法写得好,丹青也具备了一定的造诣。他作画一般是为了自娱,不轻易送人。他崇尚清“四王”的画风,在选材上喜欢作山野小景,而且篇幅较小。他的画得益于他的书法功底,有章有法,在吸取了“四王”工整稳健,气闲神静的风格外,注意了笔墨意趣的修养。他的构图灵活简练,喜欢用水墨或浅绛渲染画面,使岩石丘壑富于变化。在林木的表现上健爽和别有风致,以达到清丽深秀的意境,可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文人画风派。他对艺术创作有极其严肃谨慎的态度,凡是自己不满意的作品,宁肯废掉也不送人,因此留下来的作品都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作者简介:陈笑君、女、山东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书画家。其父陈自强先生,字云生,号惜墨斋主;戏剧表演艺术家、书画家、书画艺术鉴赏与收藏家。出生在山东潍坊的一个书香门第,先祖陈介棋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和古文物收藏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