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羽翼下的“富二代”CEO

(2013-01-11 13:31:55)
标签:

79期

富二代

企业家

社交网络能力

鈥溂乙道淠

财经

分类: 理财

 CEOs Amo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Wealth

  羽翼下的“富二代”CEO

 

  不劳而获、骄奢淫逸似乎成为人们用于评判“富二代”的常用词。“创一代”逐渐老去,“富二代”逐渐被推至台前。家族的接力棒传到他们手里。而他们的表现,可不像这些形容词所表现的那么负面。

  采访/撰文 马珊珊 编辑 俞燕 马珊珊 图片提供 Getty Images 设计 赵红娜

 

  有这么一批年轻人,被称作“富二代”,当“创一代”的父辈逐渐老去,他们正作为新晋主角被逐渐推到家族企业和公众面前。

  “创一代”们创造的财富,在这些“富二代”手中是传承还是消失,不仅决定着企业未来的成长曲线,还将影响未来20年中国民间财富的命运。

http://m1.magspace.cn/201301/20130107122323909250.jpg

  财富的血缘传承

  提起“富二代”,必然要和“财富”这个词挂起钩。通常来说,“富二代”指的是其父辈作为民营企业家,通过资本积累使其家庭财富达到远远超出中国家庭财富均值的群体。与父辈们创业的艰辛不同,“富二代”即使名义上没有拥有多少财富,作为家族企业成员或财富继承者,则拥有巨额财富享用权。

  “富二代”对财富继承,按血缘关系可分为父子型、母子型、母女型、父女型以及翁婿型。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企业家能力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指出,从上市公司的传承情况来看,血缘关系比婚姻关系更可靠,而父子型的传承方式占绝大多数。

  但是,权利总是和义务相伴。《报告》指出,“富二代”在拥有财富或者财富预期的同时,不得不承载未来财富的增值压力。由于先天因素,他们作为公司的主要管理者,不得不“直面公众的审视和市场的检验”。

  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邹东涛在接受《东方壹周》the week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选择接班人时,通常都是选择直系亲属或有血缘关系的旁系亲属。“民营企业的‘第一代’基本的想法是求企业稳定、求企业发展,不倒闭、不发生什么大事,顺其自然就好。”

  “富二代”缺些什么

  如何评判企业家能力?《报告》给出了4个分项指数: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关系网络能力、企业家社会责任能力和企业家战略领导能力。

  “富二代”接班人更加注重维护企业形象,在社会责任能力和战略领导能力的表现上可圈可点。不过,人力资本和关系网络能力的两大指标表现,却低于其他“草根”出身的CEO。相对来说,“富二代”CEO在政治关联、社会兼职和个人经历等方面有不少的欠缺,还“没有在社会资源中获取更大的开拓平台”。

  这些欠缺也许在于,虽然多数“富二代”顺利完成了“接班”程序,但不少父辈仍在公司掌舵,很多社会人脉和资源往往仍然集中于“创一代”手中。《报告》认为,“父辈的个人资源传承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如今,“富二代”面临的商业环境已经迥异于“创一代”,除了受各领域力量和利益博弈的牵制等原因的影响,邹东涛认为,“富二代”的社交网络能力表现不突出,“主要是年龄的问题”,导致社会对其的奖励欠缺,同时由于社会认可度不够,也使得“富二代”缺少相应的担当。

http://m1.magspace.cn/201301/20130107122332971991.jpg

  对“子承父业”说“NO”

  如今民营企业代际传承已面临高峰期,成为企业发展关键期。

  但是,让“创一代”纠结的是,相当一批“富二代”患上了“家业冷漠症”,对父辈的事业不感兴趣,宁肯选择其他领域去做“创二代”。

  “代际传承,一直是第一代民营企业家面对的大难题。这主要是因为下一代子女情况的多元化。”邹东涛表示,接班的问题“只能去评价,但没办法去指责”。

  邹东涛表示,第一种情况是,“富二代”继承了父辈的抱负和创业理想抱负,能够很好地接过父辈的担子。第二种情况则是,“富二代”觉得做公司风险大、太累,不愿意干,没有创业心,只想过花天酒地的日子,这是老一代企业家最头疼的问题。

  邹东涛透露,自己有一个熟人是一家温州企业的创始人,已60多岁,向他诉苦说自己不想干了,但子女都不行,没有其他人可以托付,最终还是把企业交给了儿子,“他没有其他选择。”当然,他很是做了一番儿子的思想工作,因为“儿子不愿意干”。

  除了这两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富二代”不是怕累,也不是怕风险,只是接班模式发生了改变。邹东涛指出,一些“富二代”接班后,把运营的担子交给了职业经理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刘小玄在接受《东方壹周》the week采访时表示,“富二代”不愿意接班是“很正常的事情”,“富二代”完全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如果个人没有兴趣,“硬要他们接班,肯定接不好。”

  “人终有一死,你最终不得不撒手这项事业,假如它在你子女眼中没有你所赋予它的独特价值,又怎么能指望他们能代替你延续这项事业呢?假如你希望你所珍爱的事业被延续,难道不是应该找一个和你一样珍视它的人吗?”一位资深财经人士如此评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