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联想的pc进化

(2012-10-25 19:33:45)
标签:

69期

平板电脑

win8新品

联想

pc

财经

分类: 大公司

Lenovo's PC Evolution 联想的pc进化

 

导语:平板电脑市场将在秋季迎来一场厮杀,主角则聚焦在苹果与微软阵营。在后者的阵营中,联想已率先吹响了狙击iPad市场的号角。

 

采访/撰文 Caino 编辑 刘姗云 杨安琪 设计 宋丽丽

 

http://m1.magspace.cn/201210/20121023141138969620.jpg

 

  新品发布会就是一场秀,它确立了品牌的气质,也决定了一款产品推向市场的姿态与魄力,让参与这场秀的观众来决定是否为它买单。联想显然不想再重复从前单调产品的发布形式,而是以时装发布会形式发布了新品:T台上,身着华服的模特们走着猫步,把一台台可360°翻转的超极本当做各种包包:手拿包、背包、手提包……

  这似乎创造了一个移动设备的新品类:平板笔记本电脑。它是一台高配置的笔记本电脑,但翻转过来可以当平板电脑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屏幕的尺寸决定了今秋的平板电脑大战中,注定会呈现不同的精彩:盛传中的iPad Mini为7.85英寸、微软的Surface为10.6英寸、Google与三星Nexus平板电脑为10英寸、众多ODM厂商则更看好10英寸以上的平板设备结合体(平板、笔记本、手机)。看来,用户可选择的余地很大。

http://m1.magspace.cn/201210/2012102314114994176.jpg

 

  Win 8新品类狙击iPad

  狙击iPad,Windows 8生态圈里挺热闹。微软制定的Windows RT与Windows Pro这两大品类的平板电脑,已经有ODM厂商跃跃欲试。

  联想,这家从进入移动互联设备市场第一天起就没有停止过想打败苹果的PC厂商,在这个秋季推出了平板笔记本电脑组合:Ideal YOGA、旋转折叠ThinkPad Twist、分体式ThinkPad Helix与IdeaTab Lynx。在联想中国区总裁陈旭东看来,这是有底气胜出的狙击iPad的新品类组合。底气来自于现联想在全球PC市场份额位居第一(Gartner数据),其次是联想认为未来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的融合,在Windows 8系统下将成为一大主流趋势。

  “这种品类可以解决你到底用笔记本电脑还是平板电脑的纠结心理。”陈旭东向《东方壹周》the week谈到,手机是人人都需要匹配的,外出办公时带平板电脑可以方便展示信息,但输入信息不便利、无法正常办公。可笔记本又要带数据线和鼠标,对用户来说有一定重量。

  I n t e l 主导的触控超极本给了联想启发。“ 触控笔记本,屏幕可以是触控的,它既可以外接键盘控制,也可以用手指控制。我们就往中间走了一步,定义为平板笔记本,是这两类需求的完美结合,可以在任何场合使用。”陈旭东说道。

  YOGA这类融合性质的新品类,确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华硕在今年夏天推出过融合笔记本、平板电脑与手机的结合品类PadFone,采用的是以手机为核心的设计方式,让手机和平板电脑使用同一存储空间,随时同步更新。这类产品定位为高端产品,分别在运营商渠道、IT渠道、3C连锁卖场渠道与电商渠道铺货售卖。

  华硕CEO沈振来的想法与联想不谋而合:“从Windows 8开始,我们已经定位是一个移动性市场,把笔记本跟平板、智能手机,透过变形的观念合成一个市场。”沈振来认为,无论是芯片设计公司还是ODM品牌公司,未来将在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细分市场里做变形、做融合。“未来这三个市场整个饼很大,如果做到前五名或者前十名,上升空间也在其中。”

  融合类的新品,对联想来说也是一场向苹果iPad发起的进攻战。“平板电脑这个品类是苹果发明的,所以它占有很大优势。我们的策略就是去抑制这个平板市场的发展,保持它不是很快的增长。”陈旭东谈到,联想在PC的优势毋庸置疑,现在通过大屏幕手机和平板笔记本产品双双挤压Pad市场,是推出YOGA的战略版图意义的所在。

  而此时,英特尔的触控超极本造势计划也在同步进行。《东方壹周》the week了解到,将有超过40款具有触控功能的超极本上市,同时向办公市场与消费娱乐市场发力。

http://m1.magspace.cn/201210/20121023141202875719.jpg

 

  PC市场优势不再

  盛传中的iPad Mini有着一个4:3的7.85英寸屏幕,使用和iPhone 5一致的Lightning接口,以及配备前后两个摄像头,机身采用超薄设计;微软Surface平板电脑装有Windows 8 Pro操作系统,机身厚度达13.5mm;而Windows RT操作系统的Surface机身厚度仅有9.3毫米;Google和三星合伙开发的10英寸Nexus平板电脑,分辨率为2560 x 1600像素、299ppi,比苹果 New iPad的2048 x 1536、264ppi更高。

  为何在这个秋天,平板电脑硝烟味道如此浓烈?或许数据可以给出答案。IDC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Q3全球PC市场急剧萎缩,出货量同比下滑8.6%。这是全球PC发展11年以来的首次下滑。

  IDC高级分析师Jay Chou认为,PC市场正经历严重的衰退,PC业在二季度已经接受了严峻的考验,而三季度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管是超极本还是Windows 8,形势都相当严峻。“脆弱的全球经济和PC市场的饱和以及PC更新换代周期的延长当然都是影响因素,但最大的问题是到底什么是针对PC机的‘IT’产品仍有待回答。”

  PC在下滑,并不仅仅是受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正加速蚕食PC市场分量。IDC数据显示,目前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占联网设备总出货量的59%,并且将保持15.8%的年增长率,到2016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占联网设备总出货量的近63%。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中,iPad占到5成以上,其余被Android和亚马逊分食。

  但这个市场不会立刻消亡。无论是芯片公司英特尔,还是联想、三星或是华硕、SONY等ODM厂商都在加速在移动互联设备领域的深度耕耘。现在英特尔也对外承诺做好跨屏幕尺寸的产业融合准备:率先投资,提升产业链的生产能力,以满足未来市场对触控屏3~5倍的增长需求;其次在研发领域,与触控屏幕供应商紧密协作,为用户带来高质量的触控体验。

  话又说回来,出现这么多不同品类的移动互联设备,确实对用户是好事一桩。

 

  Q&A

  Q=《东方壹周》the week

  A=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 中国区总裁 陈旭东

http://m1.magspace.cn/201210/20121023141220610932.jpg

  Q 联想之前偏重中国市场,但Win8出来后是传统欧美圣诞热卖季,会对联想市场份额有刺激吗?

  A 其实前两个季度,联想在中国都是负增长。如果按正常月份的话,11月、12月会有刺激作用,但这个产业现在变化很快,可能这个季度就直接超越了。或许到了下一个季度,份额又回到原有水平了。我们不是很在乎这一两个季度,倒是希望在某个季度超越后,再也没有增长点。

  中国市场前两个季度都是负增长,这个季度看起来增长率也不会太高。一般出现问题都是两个季度,但现在会延长到4~6个季度,主要是中国整个经济周期处于调整状态。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PC市场,市场增速一旦变慢,就会把全球增速给拉下来。

  Q 上网本让笔记本走向了低利润市场的方向。但现在超极本似乎又在把笔记本利润往高处回拉。现在变形超极本主打高端,是不是也有这个意思?

  A 笔记本市场依然存在,市场依然是把笔记本价格不断做低的过程。但平板笔记本市场,也会形成另外一些客户群,当然也会增加原来传统笔记本的用户,如果把这个品类算进笔记本市场,笔记本市场的比重会加大。至于超极本,本身目的并不是要把价格拉高,而是从战略方面与苹果对抗,是以满足需求以及在竞争中去胜出。在一两年内其产业链成熟以后,可能越来越多人会去配备超极本这样的产品。

  Q 说到与苹果对抗,你们会担心iPad Mini吗?

  A 现在关键是定价,如果iPad Mini定到2000元以下,那么它自己会把自己打死,因为现在绝大部分厂商的平板电脑都在2000元以下。因此只要它不定在2000元以下,对别人就产生不了根本的影响。

  Q 联想Windows 8的预装市场有多大?和Windows 7怎么保持平衡过渡?

  A 我们对中国市场Windows 8的期待,不如海外大。海外是因为微软造势比较大一些,中国造势是弱一些的,但是大概所有新的操作系统我们研究下来基本上都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够相对比较普及比较了解,这个是对普通老百姓,对企业客户甚至更长。Windows 7产品从厂商来说,切换程度是很快的,通常情况下新产品和旧产品价格是一样的,所以你肯定不会多去卖旧产品。

  Q PC 时代联想未来的竞争对手会是谁?

  A 华硕还是集中在PC领域,是我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以前我们在第4名待了很久,现在超越以后这个距离越来越大。但类似这种融合型产品发布的话,这个战场有点模糊了。这就看各个企业未来的战略定位和执行力度了。联想PC 这个战略是很清晰的,所以一步步把它做大的版图也是很清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