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员工持股计划:看上去很美

(2012-08-29 15:08:19)
标签:

60期

救市

增量资金

融资

财经

分类: 钱儿的事

                    员工持股计划:看上去很美

导语:员工持股计划,作为资本市场的关键制度设计之一,终于在中国破题,却引来一片质疑:这是给员工的纸上富贵,还是一种变相掠夺?

 

采访/撰文/编辑 马珊珊 图片提供 CFP 设计 赵红娜

                          员工持股计划:看上去很美

  很多公司对员工持股计划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探索,终于迎来政策的开闸。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下称“《暂行办法》”),却受到市场广泛质疑。

 

  “救市”之举?

  《暂行办法》规定,上市公司全部有效的员工持股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不超过总股本的10%,单个员工获授权益对应的股份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市场估算,这将会给股市带来超过2000 亿元的长线资金。

  《暂行办法》发布后,引起A 股一阵小反弹行情。中投证券分析师杨宗耀和黄文胜的报告指出,证监会的这一举措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叶扬在接受《东方壹周》the week 采访时表示,增量资金将进入市场以提振股市的说法,过于夸张。“是否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是公司自愿的,公司是否愿意与员工分享公司的收益,是公司自己的事情。”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亦对媒体表示,员工持股计划既不能改变股市的基本面,也无法直接为股市注入大量的资金血液,《暂行办法》很难对股市形成实质利好。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表态,则是又一重注解。在证监会看来,员工持股计划推出的实质是作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资本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这意味着,监管层并未把员工持股计划看作可操作的规定,增加二级市场资金量、对股市进行维稳,并非其核心诉求。

 

  逻辑困境

  如果通读《暂行办法》,会发现其中不乏逻辑困境。

  《暂行办法》规定,员工用于参加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不得超过其家庭金融资产总额的1/3,股票持有时间不低于36 个月。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种操作很难执行。因为员工的家庭金融资产情况很难获得,而且金融资产很难认定,如果员工投资的股票股价上涨以致资产总量超过1/3,将作如何处理?

  叶扬指出,对股票持有时间的限制,表明监管部门管得很严,这将导致个体的投/融资受到很多限制。“我估计这算是监管部门的一个忧虑吧”,不过,叶扬同时指出,“3 年的期限也有它的合理性”。

  据介绍,如果股票锁定期太短,员工可能会迅速套利,难以看清公司的长期发展走势。如果时间太长,员工的流动性又是一个问题。3 年则可以让员工判断公司是注重快钱,还是注重长期价值投资。

  财经评论人皮海洲在其专栏中表示,锁定期为36 个月,不如员工自己买股灵活,上市公司的员工估计不会对员工持股计划感兴趣。

  而对委托机构来说,3 年的锁定期让其几乎无需选股和投资技巧,而轻松赚得员工额外支付的管理费,钱未免赚得过于轻松。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股票委托给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运作,再由监管部门对其加强管理,可避免内幕交易。

 

  配套措施待完善

  中国如果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还缺乏一些前提条件。分析人士指出,从国外的通常做法看,员工购买股票不是用过去的劳动所得支付,而是使用未来的劳动报酬,资金来源之一是由公司担保,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形成员工持股后,再用股本红利逐年偿还,即所谓的“杠杆型员工持股”,然而这需要有健全的分红制度环境作前提。

  另一方面,还需要有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员工的现金薪酬已支付了个人所得税,如果换成公司股票,在分红的时候还要征一次税,这对于员工来说,很难产生吸引力。

  叶扬表示,员工持股的大面积覆盖体现的是制度的基础性和普惠性,对于中小企业和创业型高科技成长性公司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对于它们,“人的因素”非常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