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进场” 资产配置要讲策略

标签:
58期养老金入市社保理财财经 |
分类: 封面故事 |
讨论久矣的养老金入市,刚刚柳暗花明,旋即急转直下。
3 月20 日,经国务院批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受广东省政府委托,投资运营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 亿元,万亿养老金入市的遐想似乎离现实只有一步之遥。然而仅仅一周之后,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规范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地方社会保险基金的结余资金,只能投资定期存款或国债,不得进行任何其他形式的直接或间接投资。
根据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的观点,目前养老金入市条件并不成熟,存在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不安全因素。
截至2011 年底,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积结余达2.86 万亿元,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92 万亿元。按照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的测算,从1997年到2010 年,养老保险基金的账面亏损额高达6000 亿元。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比2000 年上升了1.91 个百分点,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因此,面对当前养老金收支缺口不断增大、遵缴率逐年下降、收益率低等问题,养老金入市从中长期来看势在必行。
目前社保基金在资产配置上进行了有限的尝试,不过收益率相对中国目前资本市场的发展所应获得的回报来说较低,根本不能减弱通胀率对整体资产的侵蚀,必须通过适合的资产配置策略投资,以提高投资收益。
中国养老金资产配置策略,首先应在战略资产配置上以股票类资产为主要配置类别,根据中国具体的经济环境,适当地进行结构性调整,优化局部配置结构。在战术上应把握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根据各类资产的周期性波动性和相关性,适当调整组合的投资比例,实现控制组合风险提升收益的优化目标。在多元化投资方面,则应该积极探索另类投资、实业投资等。
在战略配置上,全国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应把对股票类资产的配置放到战略高度,投资股票型基金和直接投资股票,能够更好地分散风险、更加公开和透明、绩效考核更有效,养老金配置股票类资产时,可加大对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比例,委托优秀的基金管理人运作部分养老金,减少直接投资股票的比例。考虑到世界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建议中国的养老金可考虑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拿出一定比例进行海外投资,投资全球成长较快经济体的股票类资产。
在战术配置上,要把握不同经济周期阶段养老金配置不同类型资产的特点。美林证券的“投资时钟”理论对其投资有很好的启示:经济复苏阶段应重点关注股票类资产,因为在这一阶段,股票类资产的表现最良好,此时经济处于转折向上的过程中,而通胀水平并未出现上升,政府不会采取紧缩性政策来进行调控。在通胀上升经济出现向下调整的滞胀阶段,可减少股票类资产的配置。在这一阶段,股票的表现较差。在经济向下同时通胀向下的衰退时期,则应考虑加大对债券资产的配置比例,因为政府可能会降低利率,债券收益率会上升。
此外,还要把握不同的经济指标变动之下资产配置的灵活调整,比如通货膨胀时,股票、黄金、商品和石油通常有较大的涨幅,养老金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可予以考虑。高增长、低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中,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最好,业绩受到正面影响。为了对付较高的通货膨胀,央行通常会提高利率,存量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率将上升,股市可能会受到抑制。中国养老金在投资运作时,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养老金应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如对国家垄断部门建设投资。在投资地产方面,由于地产项目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加之养老金的运作非常强调稳定,所以,初期配置比例不宜过高且应主要配置在一些商业地产项目上。为了保持较好的流动性,建议初期配置产品最好是REITS(房地产信托基金),其信息的公开性和流动性要好于直接投资地产。在投资基础建设项目上,如国家垄断部门的建设投资、矿产、石油、通信电力、供水供电设施的建设、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由于养老金具有长期投资的特点,可适当加大在这些领域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