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隐退
(2012-08-08 16:17:03)
标签:
54期盛大陈天桥退市私有化游戏财经 |
分类: 封面故事 |
导语:盛大网络的退市,交织着公司主动转型和不被资本市场看好的双重因素。
采访/撰文 编辑 杨安琪
8年前,当盛大网络作为中国第一支网络游戏概念股登录纳斯达克时,它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一家能够和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并驾齐驱的公司。现在,它却黯然失色。
盛大网络的退市先于阿里巴巴。2011年10中旬,盛大网络董事长陈天桥宣布回购非陈氏家族的31.6%股权,今年2月,盛大网络正式完成私有化,从纳斯达克退市。私有化过程历时4个月。
“我们很幸运也很不幸,尽管我们获利最早、获利最丰厚,但游戏产品从一开始不是一个平台型的产品。”盛大董事长陈天桥在一次内部视频讲话中首次谈及盛大退市原因,“我们没有办法成长为像百度、腾讯那样,以一个平台型产品作为基础迅速发展的企业”。
的确如此。曾经,盛大的梦想是打造一个集合游戏、文学、视频等娱乐产业的集合体,而腾讯这样“平台级”,则可以发展包括游戏、电子商务等多项业务,甚至没有发展边界。另外,网上娱乐产业集合体概念也导致盛大产品战线拉长。比如盛大收购视频公司酷六,业内分析认为,在视频行业格局逐渐清晰之时,收购一家成长性一般的公司,并不明智。投资者出于对公司盈利的考量,让他们开始用脚投票,盛大股价也一路下跌。“这让盛大在资本市场逐步陷入僵局。”易观国际分析师孙梦子说,陈天桥是个强势的人,他无法接受资本市场对于他梦想的不理解,最终选择退市。
退市之后,作为盛大集团的主营业务,盛大游戏现在并不轻松。易观国际研究认为,现在整个集团的营收压力全在于盛大游戏一身。游戏业务担负着为集团输血的任务,然而,盛大游戏自09年起相继被腾讯、网易赶超,而且现在的市场份额仍然呈萎缩趋势,急需要寻找新的营收增长点,以保住其在中国网络市场中位置。
易观国际整理的网游行业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市场份额第一名的腾讯游戏的营收为盛大游戏的3.8倍,而且,作为网络游戏行业的传统旺季,盛大游戏的营收水平基本停滞,甚至其用户数量有所下降。盛大游戏旗下现有的几款主力游戏多为运营多年的老游戏,迟迟未有新作发布,对其留住用户的能力提出巨大的挑战,盛大游戏现今的整体运营策略以保住现有用户提升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为主,这也是在现有游戏吸引新玩家能力有限,尚未有新作推出时的无奈之举。
“盛大游戏业务被腾讯和网易超过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孙梦子说,就现在而言,盛大唯一能做的是努力保持公司在游戏领域的市场份额,同时,发展诸如盛大文学等集团内新业务以谋求新的赢利点。公开资料显示,盛大文学第一季度净利润已经超过300万人民币。
另外,它和所有对移动互联网充满期待的公司一样,走上了一条硬件之路。今年6月,盛大发布了手机产品Bambook,这应该是一部手机,但盛大似乎更希望它是一部电子阅读器,成为用户连接盛大文学的通道。盛大文学云中书城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盛大文学云中书城付费订单数已超900万。另外,在移动领域盛大还有地理位置产品切客、网盘EverBox、免费网络电话通通、云笔记工具麦库、微视频客户端微酷等20多款应用产品。“现在互联网公司唯一的想法是一定要布局移动互联网,如果自己不做,别人就会抢走蛋糕,但最终效果如何还很难判断。”孙梦子并不认为推出硬件产品就一定能够占领移动互联网用户。“这其实是一种无奈的纠结。”
似乎盛大希望借助移动互联网完成未来的平台梦想。交织着公司主动转型和不被资本市场看好的双重因素,让盛大网络最终走下公众视野。
TIPS:
2004年5月 盛大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
2004年10月 盛大收购中国领先原创娱乐文学门户网站--起点中文网。
2008年7月 盛大文学成立,作为盛大网络旗下主要企业之一,和盛大游戏有限公司、盛大在线有限公司一起,走上集团化发展轨道。
2011年10月,盛大网络董事长陈天桥向公司发出私有化邀约。
2012年2月,盛大网络正式从纳斯达克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