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移动生活方式,由你发现

(2012-08-06 13:54:15)
标签:

57期

o2o

支付

用户体验

移动互联

团购

财经

杂谈

分类: 封面故事

引言:我们的生活方式是谁在塑造?谁又在颠覆现有的生活方式?从现在起,你打开智能手机就能体会一二。

 

 

采访/撰文Caino编辑/姗云

 

导语:1001牛肉面时尚餐厅位于上海长宁路上一座繁华喧闹的超级购物中心的B1层,下午4点多服务生云剑正在接待为数不多的顾客。面对年轻的顾客他首先会热情地领位,然后询问顾客是否用智能手机应用APP拍下二维码,如果顾客出示二维码,即可打9折优惠(第一次光临的顾客还可享受一杯免费冰饮)。

 

每天云剑会接待20位这样的年轻顾客,而楼上的哈根达斯每天也有超过10位顾客。商户们用手机二维码优惠券这种方式,通过诸如大众点评、聚划算这样的线上生活服务商来获取顾客;而后者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将商户们制定好的生活化折扣信息发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如果你对这种称之为O2OOnlinet to offline)的生活方式并不感到意外,那么你已经适应移动互联生活方式了。缔造这种生活方式的商家们正在绞尽脑汁,刺激你的消费冲动、推动你去用虚拟支付方式去买单。不管你是去热门餐厅,还是去高档美容院、宠物寄养、出租车接送或是代驾服务。

 

而更具有想象力的是,谁也说不准这种生活方式会是一成不变的。移动互联的生活方式随时在变,你既是消费者,也是发现者。

 

O2O的商业逻辑

 

在传媒大鳄江南春看来,去年配合互动屏幕推出的Q卡尚未见盈利,而今与聚划算、支付宝的触电,是否能带来分众掘金移动互联网的第二次机会?《东方壹周》the week了解到,从现在起,在全国7个城市的3万块分众传媒互动屏幕上,将分阶段出现聚划算推送的生活服务优惠信息,用户只要打开支付宝拍下屏幕上的信息二维码,即可下单支付。

 

“传统模式下,消费者从看到广告展示到去商店消费,往往经过多次跳转。通过这种方案,我们让消费者在看广告产生冲动的同时,可以直接形成销售和支付。”久不露面的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言简意赅地说道。

 

“产生消费冲动——支付”,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刚从团购网站转型为本地生活化服务的聚划算,他们想的是同一件事:缩短传统的购物流程、在消费者感性冲动时刻促成购买行为。支付宝B2C事业部市场运营资深总监樊笛告诉《东方壹周》the week,以某品牌服装单体店为例,每月在全国因为库存紧张或是货品不全等,造成的损单就能达到50万笔,因而缩短购物流程、促成新订单势在必行。

 

而势,则锁定在内容信息的广泛性、传播渠道的精准性、支付的便捷性、物流配送的及时性,这对于已将以上参考项目标准化的、拥有天然互联网基因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方支付服务商来说,服务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做到在时间、空间的标准化,将粗放的服务精准化并推动每笔订单的成交。但在理想设计之下,现实状况也亟待解决。

 

“从前的团购模式已经暴露了O2O需要解决的一个弊端,如何保证线下商家聚拢用户的黏性,因为用户线上参与行为转到线下消费行为中,商户的信用积累、用户积累非常脆弱。”聚划算市场总监程炜文向《东方壹周》the week坦言,让线下商户省去中介环节直接从线上导入用户量、形成信用与品牌口碑是必然。

 

其次是带动线下购买力,这正是在过去一年中移动互联网探讨O2O模式中反复揣摩的痛点。“O2O在线上商户都是沿用电子商务的思维与营销方式,但真正考验的是线下商户的信息化程度。”易观国际资深分析师陈寿送谈到,在生活分类服务信息做的较为成熟的大众点评网、汽车租赁服务的神州租车、在线旅游的去哪儿、团购模式都算已走在前列的O2O商业模式,但他们仍面临将线上模式与线下体验融合问题。

 

而清科创投分析师张亚男认为,越是信息化程度低的商户对线上营销越没感觉;其次是线上与线下商户能否把流程与服务标准化,形成体验顺畅的业务链条是重点,之后考验的则是利润空间下的佣金模式。

 

回顾这桩合作,可谓是电商拓展线下的积极信号。聚划算在此扮演了信息营销的角色,分众传媒促成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域、不同频次的精准传播,支付宝则负责让你的欲望快速实现。你的生活服务行程单,就是在这样商业逻辑中形成了。而按聚划算与支付宝的计划内,这种传播载体不一定要在分众传媒,未来报纸、杂志、直邮产品手册等都可以重复运作,积极推动线下的购买力。

 

开阔O2O想象空间

 

如果你认为大众点评、神州租车、去哪儿、聚划算这些互联网公司们能撑起O2O的一片天空,未免有些局限。在每天接触大量O2O项目的投资机构看来O2O并不是模式,而是一种思维的确立,即互联网的分享精神在解构真实生活服务链条。

 

“等车来了再下楼,不用穿着高跟鞋马路上晒着打车~”对身为会计师Misha(化名)来说,诸如摇摇招车这种APP应用很是方便,特别是每次核对账目加班到12点、又无出租车可乘,这种服务简直是“雪中送炭”。她唯一需要提前准备的是,收到提示短信就把东西收拾好,算好司机接车时间,避免司机久等。

 

通过这种用户发出需求,将可闲置的应答服务做匹配结合的O2O中介服务,正成为投资机构眼里的潜力军。“移动O2O必须符合两个重要因素,首先是移动技术(地理位置、被动推送、语音、摄像头感应、智能数据分析等),其次是具有互联网分享精神。”经纬创投分析师牛立雄告诉《东方壹周》the week

 

“试想,为什么我们去热门餐厅要去等位、点餐、等上菜、吃到嘴里,这几个环节已经花去了我们的很多时间。为什么不能可以颠倒一下,在去餐厅之前就提前把餐点好,让厨师开灶做菜,等我们到的时候,就能直接开吃?”牛立雄以传统餐饮业为例谈到,传统行业的每个环节都有成本冗余,用户要么支付的是时间、要么支付的是金钱,日积月累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但移动O2O做的是简化这些环节,甚至是颠覆。

 

然而冲破传统的条条框框的发起者,往往并非来自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牛人。“现在接触到大量移动O2O创业者,都难以突破技术思维,去发散性去思考传统行业的机会。真正有想法的是来自传统行业从业者,他们知道需求,想用移动技术去实现。”牛立雄说道,从现在接触的项目看,用互联网的分享精神去打破传统思维,将是O2O模式的另一片天空。

 

而这种论点在近期互联网圈也以一篇名为“降级论”的博文而走红:“这些原始而纯粹的行业,正在等待IT精英们的降级,如同蒲公英一般的伞兵,在黑夜里从天而降,长驱直入,用最智慧的产品、最优质的服务拯救这些早就该死的行业,屌丝的生命将会绽放出银色的羽翼,无比丰满,无比性感。

 

博主Meditic在文中劝导IT精英们积极涉入按摩界、餐饮界、烧烤界、早餐界、理发界、送花界、纺织界、成人用品界、个人护理界、汽车修理界……而不是IT精英们陷在技术与既定思维里不可自拔。“这种视角确实值得参考,但要让这个局面真正到来,还要很长的时间去试错。”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说道。

 

倘若按照这个逻辑去打通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边界,那么具有组织架构的实体机构将被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化所影响,大量在从前未被实现的需求将得到满足。而整个行业的分工将重新洗牌。

 

生活方式究竟谁来创造?或许那个人仍是你。在一个移动O2O服务中,可能你是消费者,也可以发现者。因为并非IT从业人员的你,最能体会所在行业的需求空白。

 

Tips

 

1、  名词解释:O2O(即OnlineToOffline,从线上到线下)它的模式核心,是把线上消费者带到现实商店,在线支付购买线下商品和服务,再到线下享受服务。

2、  O2O商业模式成熟度一览表:(见图)

移动生活方式,由你发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