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场负能量大吐槽

(2012-08-02 18:33:54)
标签:

56期

职场

能量

财经

杂谈

分类: 经济动物

导语:

在职场上,你最讨厌的“负能量”是什么?本文纯属吐槽,如有槽点相符,请自行疗伤。

 

撰文/玥辰 编辑/邱珈

 

“正能量”、“负能量”之类玄玄乎乎的词已经流行了好长时间了,有人相信转个金光四射的心灵鸡汤帖子就可以平安喜乐正能量爆发,也有人相信戴几串说不清真假的水晶手链儿就能远离负能量,甚至还有公司推出了以吸收负能量的黑曜石为主题的键盘,让公司人们一边打字一边驱散职场负能量,至少深沉的黑色可以让使用者获得inner peace

说起来,职场确实是负能量聚集之地,我们既是负能量的吸收者,也常常不自觉地成了负能量的创造者。而这些伤人伤己的事儿每天都在发生,不如一起来吐个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负能量退散吧!

 

“我最讨厌的负能量是抱怨。”

Amy26岁,行政

办公室里好多“祥林嫂”啊!大家都喜欢抱怨工作,工作要是没什么可抱怨的,他们就抱怨生活,生活也没啥好抱怨的,那就抱怨社会……我虽然是做行政的,压力不像那些销售人员那么大,但我本来可以安心工作的,却还是会被他们带来的负面情绪感染。如果有一个人抱怨了工作,比如他觉得是行政的工作不够完善所以给他带来了麻烦,就很容易有许多人一起抱怨起来,哪怕他们其实根本没有受到拖累。抱怨就像传染病一样!

 

“麻烦你们不要再吓唬大家了!”

Evan30岁,设计师

公司情况总有起起落落,如果是和整个行业的趋势同步的起落,就没什么好担心的,所以麻烦你们不要再吓唬大家了,什么“工资也发不出了,公司完蛋了”、“听说某某部门已经裁员多少了,我们也快了”、“这个项目也不用去争取了,反正甲方是竞争对手的亲戚”之类的话,说了又有什么实际作用呢?如果真的觉得情况那么糟,不如早点找下家,不要扰乱军心、影响别人的工作情绪呀。

 

“我不喜欢自卑的同事。”

Jane29岁,货代

自卑的同事不一定是人品不好,但和这样的人真是很难相处,如果你自己的team里有这样的人,你就会感觉到说不出的麻烦。他们做事畏畏缩缩,不肯承担责任,也不会给出建设性意见,没有存在感;但一旦任务完成了,你去做个汇报什么的,他又会背地里觉得你在邀功,觉得自己受欺负了,不来直接跟你说,而是偷偷地去跟别的同事抱怨……你能做什么你就说出来,你想要什么你也请说出来,不要搞得自己像背后灵一样好吗?

 

“嫉妒心和好胜心是一回事吗?”

Sara28岁,市场专员

我有点搞不清楚嫉妒心和好胜心了,为什么每件事都要明争暗斗一下啊,这个办公室是在拍清宫剧吗?我能理解工作中的争斗,就像小时候大队长和中队委员们喜欢比赛谁的成绩好、谁被老师使唤得更多,工作中的成就感确实是要争取来的,即使其中有那么几个aggressive bitch,大家虽然背后会议论,但总体上还是认可她们的工作能力的。但另外一种嫉妒心我是无法理解的,和你不同工种的人得了点儿成绩、被总部夸了一下、升职加薪了那么一点儿,人家和你的工作职责不一样的,跟你不是直接竞争关系,你也要跳起来到处说人家坏话,这只能是因为你人品差。

 

“攀比的人最肤浅。”

小石头,31岁,销售

销售部是公司里相对比较“富”的部门,比起那些拿死工资的别的部门的同事,我们这边的收入会更灵活、更高,所以关起门来,攀比之风也就很炽热。女人们比化妆品、比包包、比鞋子、比旅行、比老公;男人们比手表、比衣服、比房子、比女朋友……看到这些人每天光彩照人地来上班,话语间明争暗斗,恨不得说“哎呀空调坏了吗怎么那么热啊,让我摘下大钻戒来让手指凉快一下”了,我总觉得自己有种气场不和的感觉。是因为销售部的入行门槛比较低,所以我身边的人确实都太肤浅了吗?还是我自己太装腔作势了?

 

“别找借口了,混蛋!”

Ricky32岁,工程师

刚入职场的“小朋友”或者实习生在犯错后比较习惯推卸责任,这个我能理解,也可以原谅,因为他们对工作确实不熟悉,但实际情况是,“小朋友”们反而比那些职场老油子们更勇于承认错误,他们年轻、有得是进步机会,承认错误、提出问题,前辈们还能提携一下,对他们来说毫无损失。而老油子们就比较讨厌了,他们太擅长找借口了,有时候他们推卸责任时说的话会让我很惊讶,怎么会有那么不要脸的人,这种理由都说得出口啊!自己得罪了客户,还有脸说是小助理做的PPT太难看,这样的人是怎么爬到senior的位子的呢……看到那些擅长推卸责任和邀功(这两件事总是在一起的)的丑恶嘴脸,我就觉得自己不想混了。

 

“疑心病得治。”

小范,27岁,HR

来找我私下聊天的同事还挺多的,大家对薪酬福利或者报销制度之类的有疑惑,我还比较容易回答;但如果是对一些虚无缥缈的事纠结不已,我就帮不了他们了。我既知道这些人的工作,也了解他们上司的情况,或许有时候职场上确实有一些战略,但在我们这种稳定、人际关系不算复杂的公司里,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宫心计”的。总有人怀疑老板是不是故意要陷害自己,或者怀疑同级的同事做某事的实际用心,他们过于深思熟虑,很简单的工作行为他们都会进一步猜测一下背后是不是有人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这样对别人缺乏信任的人,或许比较擅长保全自己的利益,但太过头了就会很累吧。真担心他们的疑心病会发展成妄想症啊。

 

“你已经很难看了,不要再摆臭脸了。”

亦青,30岁,采购

我们办公室有个同事每天都沉浸在夸张的戏剧化的情绪中,大概他一天不咆哮就会憋闷致死吧。这个同事脾气很暴躁,但远远超越了“性格直爽”的范畴,他暴怒时会摔门,会踢饮水机,会撕打印纸,会拍桌子,还有超级必杀技“猛力挂电话”,但目前还没看到过他像电影里那样把自己的手机狠狠砸向幻想中的仇人,大概因为手机坏掉了需要他自己花钱修吧……他打电话时常常咆哮,对方可能是供应商,也可能是别的部门的人,甚至是快递员。他性格那么坏,竟然还能维持这份工作,也真不容易。他可能是个很缺乏关爱的人,希望引起同事们的注意,但像那样狂暴的人,谁敢和他多说话啊。

链接1:不做负能量中心!

我们要避免成为不良情绪的传播者,也要避免成为负能量中心。我们可以用倾诉来化解负能量,但这件事应该在下班后去做,而不是在公司内部把埋怨传播开来。

ü  首先,我们得认清楚这些现实——我们不得不和一些让我们讨厌的人在一起工作,他们可能是客户,也可能是同事,也可能是供应商,为了表现得专业,在这些人面前我们确实需要可以压制一下情绪;

ü  其次,沟通其实是会放大负能量的,本来只是你一个人抱怨,但和同事倾诉后,大家会产生“暗黑共鸣”,因为大家都遇到过类似的麻烦或困惑,就会一起抱怨,虽然会产生“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心理安慰,但这对缓解负能量并无实际作用,还会引发更多消极情绪。

ü  如果实在憋不住要把自己的委屈说出来,那也要尽量问询聆听者的建议,而不是单纯地抱怨,求同情、求安慰都不如求建议。

 

链接2:化解负能量的to do list

心中默念几句自我安慰的口号,暂时压制一下坏情绪;

下楼去便利店买个喜欢的小零食,转移一下坏情绪;

下班后找好朋友或家人倾诉,或者和宠物玩耍

去健身房做打沙袋、动感单车之类的需要猛力的项目;

去做个按摩,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稍微降低一下工作目标;

在舒缓的环境里考虑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法;

其他让你觉得愉快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