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的教学反思 李冬俊
(2016-03-22 21:31:14)| 分类: 教学日记 |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的教学反思
李冬俊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特征及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回复力的特征是形成加速度、速度、位移等物理量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弹簧振子振动形成的原因,一是回复力的特点(总指向平衡位置),二是振子的惯性,这是分析问题的关键。对于竖直的弹簧振子,涉及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动能三者的变化,不要求从能量的角度对它进行分析。
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中发生的振动都要受到阻尼的作用,如果阻尼很小,振动物体受到的回复力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与位移相反,则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简谐运动,这种将实际问题理想化的方法,应注意让学生体会。
本节难点为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的特征的掌握和各物理量的变化。对于回复力采用分析,最终得到回复力的定义、方向、特点和来源,对于来源解释的还是稍有欠缺,重点是举例不够,使得学生只是凭空的想象。对于另一个难点各个物理量的变化,我把一个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对各个阶段进行分析,在分析之前先找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带领着学生分析第一个阶段,剩下三个阶段学生独立完成,后找学生回答。
整体比较流畅,但前半节课与学生互动比较少,多用了讲授式教学。后半节课气氛比较活跃,特别是最后一道开放性的题,让学生很有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问题,并能回答。特别是几道比较难的题,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可见学生的思路是很开阔的,他们想到的问题,有可能老师也没有想到的。
从这节课让我知道,始终将学生置于研究者,探索者的位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活动来获取知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分析,判断,综合,主动构建对信息的解释系统。学生一旦成为课堂的主体,他们就不会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智力,培养了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