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伏》篇二
“晚风轻拂澎湖湾
/ 白浪逐沙滩 / 没有椰林缀夕阳
/ 只是一片海蓝蓝
/ 坐在门前的矮墙上
/ 一遍遍怀想 / 也是黄昏的沙滩上
/ 有着脚印两对半
/ 那是外婆拄着杖
/ 将我手轻轻挽
/ 踩着薄暮走向余晖
/ 暖暖的澎湖湾
/ 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
/ 消磨许多时光
/ 直到夜色吞没我俩
/ 在回家的路上
/ 澎湖湾澎湖湾
/ 外婆的澎湖湾
/ 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
/ 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
/ 还有一位老船长……
”
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但这首歌却没有和时间一样从我身边流走,相反,每次哼唱起,内心深处关于外婆的所有记忆便会涌现,而最难以忘却的竟是儿时外婆常常亲手为我熬制的鸡蛋粥。
外婆家离我家很近,每次放假回家,我是一定会去的。那时候的我还很小,家中只有大我四岁的姐姐,自然不能成伴,于是常常去外婆家找表弟们玩,在外婆家过夜是常有的事。外婆那时身体还很健朗,每天起得很早,等到我起来的时候,一海碗(农村里以前都用这种盛具)金灿灿的稀稠适中的鸡蛋粥已经在清晨的阳光里冒着热气,散发着诱人的夹杂着花生油和蛋黄的天然香味,就是这个味,在我脑海里十多年清晰如初。
“趁热吃吧!”印象中的外婆总是笑眯眯的,年过半百的她头发已经花白了,天热的时候喜欢卷起一半的裤筒偷凉,喜欢和我唠叨亲戚们的杂事,聊聊村里的新鲜事,模样很是慈祥,又不失活泼。人说,老人都有一颗孩子般的心,我想,我的外婆也一样。
这样的相聚时光随着我的长大,学习任务越来越繁重慢慢消失了。但每次春节回家看望老人,爸爸妈妈给外婆利是,外婆也给我利是,而且永远是除了爸爸妈妈之外数额最大的一个。给我手里塞红包的时候总不忘叮嘱一句:“好好读书,要努力!”
今年,我大学毕业了,外婆却入院了。幸好的是,外婆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身体慢慢恢复了过来。曾经多么害怕再也没有机会让外婆好好看看我,给她汇报我的成绩。尽管知道这一天终会到来,但总盼着这一天能来得慢些,再慢些,直到我能亲手给外婆做上许多碗可口的鸡蛋粥,给她讲我这些年里在校园里经历过的所有……因为,我清楚地意识到,那些年里让我回味无穷的鸡蛋粥,不仅仅是早餐,更是外婆对外孙满满的爱!
越是长大,似乎我们便离家越远;越是想要完成亲人们对寄予的期待,似乎我们陪伴他们的时间就越少,而越是这样,后来的我们越是难逃愧疚。
要爱,就趁早。
二零一五年七月十一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