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吃冷饮,健康不伤身
(上)
炎炎夏日,人们喜欢吃一些冷饮来降温避暑,像是冰激凌、刨冰、冰镇的饮料等等。现如今,冷饮已经成为夏天的标签之一。但冷饮给人们带来冰爽体验的同时,如果食用不当,会给胃肠、咽喉带来刺激,引发一系列的身体不适。为什么呢?
由于冷饮“冷”的属性,如大量冷饮进入消化道,可严重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及胃肠功能。我们正常的消化液中含有胃酸及消化酶类,有助于杀死进入消化道的细菌及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一旦消化液分泌减少,食物的消化吸收就会受到影响,易造成肠道感染,食欲下降,腹痛腹泻等症状。同时,大部分冷饮属于脂肪和糖分含量较高的产品,选择不当、或食用过多,还会造成营养不均衡、能量过剩等危害。
那是不是我们就只能对冷饮敬而远之了呢?当然不是!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健康吃冷饮。
一、冷饮怎么吃才健康?
1、不要一次食用或饮用过多。
喝冷饮时很多人喜欢一饮而尽。冷饮的一次饮用量最好不要超过300毫升,饮用过多,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另外还会刺激肠道,使得蠕动亢进,缩短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引发腹泻,影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
2、含冰的位置应靠近嘴唇,远离咽喉。
因为口咽接近脑部和头部的神经节,因此可能引起偏头痛或眩晕。所以含冰的位置要在口腔较前面的地方,就是接近嘴唇的那一边,而不要含在靠近喉咙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冰直接刺激上颚上方的蝶神经节和附近的三叉神经,而引发疼痛了。
3、忌吃不卫生的冷饮。
由于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化脓性葡萄球菌均能在摄氏零下170度的低温下生存。因此,吃了不洁净的冷饮,就会危害身体健康。故没有品牌的汽水或冰棍不可食用。此外,还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一定食用在保质期内的冷饮。
4、吃冷饮最佳时机。
有阳光的正午较适合吃冷饮,这时阳气最盛,对身体的伤害最小。但要避开饭前或饭后1小时内的时间。
5、剧烈运动后不适宜吃冷饮。
因为剧烈运动后,体温升高,咽部充血,如果此时大量冷饮进入体内,胃肠和咽部突然大受刺激,很容易出现腹痛、腹泻或咽部疼痛、咳嗽等症状。
6、吃饭前后不宜吃冷饮。
吃饭前吃冷饮,会降低食欲,影响正餐的摄入,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吃饭时人体血液大多集中在胃等消化器官,假如饭后马上吃冷饮,使胃部扩大的血管紧缩,减少血流量,妨碍了正常的消化过程。冷刺激也使胃肠道蠕动加快,影响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同时,冷水还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
二、不同人群吃冷饮的应注意什么?
1、肠胃功能不佳者不宜多吃冷饮。
由于胃溃疡、胃炎、消化不良的患者消化系统功效较差,吃冷饮后易刺激消化道黏膜,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影响消化功效,加重病情。
2、女性月经前期或月经期间不宜吃冷饮。
在这段特殊的时期,如果吃冷饮,子宫容易收缩,会造成经血难以排除干净,长期会有月经疼痛的问题。
3、心血管病患者不宜多吃冷饮。
当人忽然饮用大量冷饮,血管会收缩,心脏、大脑等脏器的耗氧加剧,引发血压波动,继而诱发心肌梗死、脑血栓或脑出血等险情。
4、有哮喘的人不宜吃冷饮。
冰的东西对嗓子有刺激,有哮喘的人不能多吃,以防止哮喘复发。
5、孕妇不宜多吃冷饮。
孕妇如果过多吃冷饮,可能会引起宫缩。因为胎儿对冷的刺激很敏感,会使胎儿躁动不安,提高早产的风险。
6、老人孩子不宜多吃冷饮。
老年人一般上消化道功效减退,对冷饮的耐受性也有所下降,不应该大量吃冷饮,以免引起消化功紊乱。孩子的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成熟,黏膜血管及有关器官对冷饮的刺激非常敏感,很容易引起腹泻、腹痛、咽痛、咳嗽等症状。对于孩子,一次食用最好不超过100克,如果一次食用超出该量的冷饮,就会让孩子的胃受不了。因此,超过100克的冷饮,家长最好监督孩子分几次食用。
本文发表于《科学新生活》,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