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益生菌的是是非非

(2013-10-25 13:38:36)
标签:

益生菌

健康

好与不好

益生菌的是是非非
                     http://s13/small/002MZhs7gy6DHn1JG1u0c&690

    说到益生菌,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益生菌的产品。像是酸奶、奶酪、乳酸菌饮品等,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无论通过广告还是课本学习,我们都知道,益生菌对我们人体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它可是维护肠道健康的能手。
    其实,自90年代初以来,形形色色的“益生菌”类保健品便风靡了整个世界。与此同时,“益生菌”的研究也成为国际上的热门课题。何谓益生菌?国际营养学界普遍认可的定义是:益生菌(Probiotics)是一种对动物有益的细菌,它们可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服用,以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目前已开发出数以百计的益生菌保健产品,其中包括:含益生菌的酸牛奶、乳酪、酸豆奶以及含多种益生菌的口服液、片剂、胶囊、粉末剂、喷剂等等。迄今为止,科学家已发现的益生菌大体上可分成三大类,包括:(1)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等);(2)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3)革兰氏阳性球菌(如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此外,还有一些酵母菌与酶亦可归入益生菌的范畴。当人体住满足够的益生菌时,人就会处于健康的状态,但是一旦体内菌群失去平衡,比如菌种间比例发生大幅变化或者超出正常数值时,那么腹泻、过敏、胃口不佳、疲倦、免疫力低等一系列病症就会随之而来,人体的健康就会亮红灯,而这时适当添加益生菌,协助体内菌群平衡,才能让人重现健康状态。
    即使益生菌真的有益身体健康,想要补充它也不容易,并不像保健行业的人士或某些医生想的那么简单。
    首先,我们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在益生菌制品中是否真的含有活的益生菌?要让细菌一直保持必要的活性,并非轻易可以做到,是要有良好的质量控制和储存条件的。国外研究人员曾经对市场上55种益生菌产品(包括25种乳制品和30种粉剂)做了调查,发现三分之一以上不含有活细菌,而只有13%含有标签上所说的那种益生菌。  
    就算吃的益生菌制品质量可靠、储存欠当,细菌还有活性,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它们是否能够安然无恙地到达结肠?结肠的环境较适合细菌生存,是肠道细菌的主要栖息地。但是饮食中的细菌在抵达那里之前,要经过两关:第一关是胃,胃液的强酸性和所含的消化酶能够杀死、消化掉大多数细菌;第二关是小肠,那里的胆汁酸和消化酶也会对细菌造成破坏,而且由于小肠的环境是碱性的,那些不怕胃酸的细菌到了小肠可能就适应不了了。英国里丁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模拟胃、肠的环境,对益生菌的生存能力进行测试,发现乳杆菌能抗胃酸却难以抗小肠环境,而双歧杆菌则相反。
    就算益生菌顺利通过了胃和小肠的双重考验抵达了结肠,那么它们是否能对那里的菌群平衡产生影响呢?一杯酸奶或一份益生菌制剂所含的细菌数大约是几亿个,听上去似乎不少,但是肠道内的细菌总数有上百万亿个,一比就微不足道了。而且益生菌产品只含有一种或几种细菌,而肠道细菌的种类多达几百种,要让数量如此少的几种益生菌去影响数量如此巨大种类如此复杂的菌群平衡,是非常困难的。里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体外模拟大肠菌群环境,加入益生菌后发现它们对大肠细菌的总量毫无影响。益生菌产品中的益生菌即使能顺利抵达大肠,也不一定能在那里生存、繁衍下来。实验表明,当人们服用益生菌产品时,能在粪便中检测到该种益生菌,但是一旦停止服用,就检测不到了,说明益生菌并没能在体内繁衍,当然更不能去改变体内的菌群状况。
    总之,和其他保健品一样,有关益生菌产品的保健、医疗效果的种种宣传,基本上只是出于一种美好的设想,迄今为止都还没有可靠的依据。当然,也不排除有工艺很先进的益生菌产品,但也只能保证一半的益生菌可以顺利到达结肠,至于接种率,跟很多因素有关,就很难定论了。
    既然如此,酸奶、奶酪这样的含益生菌的乳制品吃还是不吃呢?当然没问题!即使益生菌不能发挥其作用,但至少乳制品的营养对我们也是有益的啊。所以,不用过于纠结这个问题,放心吃就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